伊丽莎白一世,一个一辈子未婚的女王,用誓言决定了自己的婚姻:“我这一生只会有一个丈夫,并且我会绝对地忠于他,他就是英格兰。”面对这样的铿锵誓言,人们不禁要问,伊丽莎白一世到底有多爱英格兰,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要知道,她走上王位的时候刚刚25岁,正值青春年华,不婚对她而言代表着一辈子的孤独。
其实,直到今天,对伊丽莎白一世为何不婚的原因也是看法各有不同。但从整个时代以及她自身的原因来总结的话,大概不外乎心理受到刺激的影响。
关于对男人的认识,想必父亲亨利八世给伊丽莎白一世带来的是对男人永远的恐惧。这个男人一辈子娶了六个老婆,没事就对前任进行处置,特别是对自己母亲的极刑杀害,那是她永世难忘的伤害。试想一下,自己的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刺激对一个刚懂亲情,极力依赖母亲的3岁孩子来说,那无异于烙印之痛。怎么可能忘呢,她的人生因此被改变了。
但这显然不是伊丽莎白一世从此对婚姻不感兴趣的全部理由,因为后来她还一度在青春年少之际爱上继母的第二任丈夫托马斯·西摩尔。只不过,西摩尔作为继母凯瑟琳的丈夫,显然没有这样的资格与其结婚。特别是当这件事被继母知道之后,为伊丽莎白一世带来了被驱逐的灾难。好在凯瑟琳不久于人世,伊丽莎白一世成功上位。
这时西摩尔竟然卷土重来,表示要娶女王为妻。但这时的伊丽莎白一世已经幡然醒悟:男人是永远靠不住的。所以她直接拒绝了这段婚姻。西摩尔竟然利令智昏,拿着宝剑冲去女王宫中“逼婚”。这下好了,直接被侍卫拿下,判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很快处死了。
这时的伊丽莎白还很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不可能不婚的,特别是那些大臣们,希望她结婚,然后生下继承人。伊丽莎白一世已经铁了心:所有的男人都是冲着我的地位来的,他们不可能真心爱我。
当然,还有另外的说法,这就关系到伊丽莎白一世的智商了。她自己认为,处于王位的现实让她难以选择爱情,如果与外国王子结婚,显然自己的王位就要易人,不然会对英格兰的发展不利。但是,如果选择一个本国男人来结婚,那就更不现实了,毕竟她是女王,男方的地位势必低于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身份会被无形拉低。最重要的是,宫廷内宗派还会因此惹起斗争,不利于国家稳定。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伊丽莎白一世有一个爱着的男人,只是在她没有称王时选择了结婚。这让她很伤心,所谓爱不逢时,也就只能是错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伊丽莎白一世只能选择不婚,“嫁”给了自己的国家,成了一个一生不婚的女王。这样也就产生了另外的麻烦:继承人。
这对于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当年亨利八世不断离婚、结婚,不就是为了生下继承人吗?到了伊丽莎白一世这里,她自然也要面对同样的事情,自己去世之后,这王位要给谁?对此,伊丽莎白一世也纠结了很久。不结婚自然不会有孩子,但从王室成员当中来选择一位继承者又不那么容易,特别是要寻找一个有资格,又让她自己满意的人选,那简直太难了。
据说,最初伊丽莎白一世是看好凯瑟琳·格雷夫人的。格雷夫人是谁?亨利七世的女儿玛丽·都铎的外孙女,按辈份她应该叫伊丽莎白一世表姨。虽然这血缘有点远了,却是正宗的王室宗亲。可格雷夫人后来悄悄与伯爵爱德华·西摩结婚了,女王对这桩婚事并不看好。
格雷夫人以为生米做成熟饭就会被迫认可,没想到果断的女王当下撤销了她的继承权,甚至最后还被囚禁至死。而格雷夫人有个妹妹,那就是玛丽·格雷。可惜,这个孩子天生的驼背,而且特别矮。这样的身材如此戴上王冠,多少会有些撑不住场面。反正英国王室素来注重仪容,伊丽莎白一世便这样忽略了玛丽·格雷。
当时,苏格兰下台的女王玛丽一世还在英格兰被软禁。伊丽莎白一世是有心让她成为自己接班人的,不过苏格兰玛丽一世是个天主教徒,这对新教徒女王来说可不行。于是,她反复与苏格兰玛丽一世谈判,要求其皈依新教,并与新教徒结婚。
可玛丽一世也是个有主意的主儿,誓死不从。后来,玛丽一世在被营救的过程中扯上了刺杀女王的罪名,这让女王非常忌惮。结果就是玛丽一世被伊丽莎白一世给处死了,直到行刑,玛丽一世依旧对天主教信奉不已,甚至穿上了红色的衣服,以示为天主教殉教而死的决心与立场。
至此,伊丽莎白一世的继承人选似乎只剩下了一个:詹姆士,玛丽一世的儿子,苏格兰的国王,同时也是亨利八世姐姐的曾孙子,伊丽莎白一世的表孙子。这样的结局,想必伊丽莎白一世也非常不爽吧?处心积虑地折腾了一辈子,后来竟然还是成全了玛丽一世。这个窝囊劲,怎么想都憋屈。所谓世界是个圆,转来转去总会再相遇。
伊丽莎白一世与詹姆士一世就是如此,她为着权位杀死了玛丽一世,但最终又为了国家而将权位留给了玛丽一世的儿子。虽然事情看上去很曲折,最终结果却有些殊途同归。不得不说,英国王位的传承实在有些儿戏,继承权这个东西没一点含金量,甚至有时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好没意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2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