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社会百态

敦煌阳关林场有什么作用

敦煌阳关林场有什么作用



荒漠永远是西北地区的头等大事,而敦煌附近就有我国流动性排名第一的库姆塔格沙漠。为了应对荒漠,当地人用了五十多年时间种植了国营敦煌阳关林场,但如今却惨遭破坏。

在我国八大沙漠中总面积排名第六、流动性排名第一的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整体向东南扩展,直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地处该沙漠东缘、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简称阳关林场),是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绿色屏障。

始建于1963年的阳关林场,地处敦煌古阳关脚下,这里自古以来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据介绍,阳关林场所处位置正好是一个大风口,东面70公里是敦煌市区,西面则紧靠库姆塔格沙漠。

由于毗邻西北干旱区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大沙漠,阳关林场区域气候极度干旱,多年平均降水量仅4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多倍。在干燥少雨、大风频繁的气候条件下,库姆塔格沙漠东缘沙丘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向阳关镇推进。要守住敦煌,必须先守住阳关;阳关失守,风沙将长驱直入,向东沿戈壁滩一泻百里,敦煌势必难保。

据了解,阳关林场以前是“劲风卷白草,野狼窜沙窝”的不毛之地。经过几代敦煌人的艰苦努力,移走大小沙丘300多个,移动沙石200余万立方米,平田整地2万多亩,栽植各类树木400余万株,造林约2万余亩,昔日沙丘连绵的荒漠变成郁郁葱葱的绿洲,彻底摆脱了“风沙撵人走”的困境。阳关林场方圆17平方公里的绿色屏障,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风沙向党河水库及敦煌城蔓延。

阳关林场场部宣传栏介绍说,其经营面积2.57万亩,经过5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环境恶劣的沙漠前沿建成了长约5公里宽2公里的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像一条绿色长城守护着敦煌绿洲。阳关林场敦煌市自然资源局(敦煌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资料称,作为甘肃省酒泉市最大的灌溉型人工林场,2019年阳关林场生态林面积1.33万亩。

据介绍,阳关林场原有高大乔木枯枝落叶腐殖后,有机质多年聚集,促进了细沙成土,改变了沙地性质,使得流沙趋向固定。曾有权威林业期刊载文称,有“全国沙区林场建设典范”美誉的阳关林场,“倔然屹立于库姆塔格沙漠前沿而不被强劲风沙吞噬”。

调查发现,这条西锁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风大吹不倒、沙大摧不垮的2万亩防护林,如今却基本毁于刀斧,整片林带几乎被砍伐殆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