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
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19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
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简字数,废除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异体字。1955年,我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
二是减少笔画。1964年,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共有简化字2238个,把平均每字16到19画的繁体字简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画的简化字。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
《简化字总表》的最终版本是1986年修订版,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第一表收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350个。
第二表收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类推简化字1,753个,《附录》收习惯被看作简化字的规范汉字39个,其《说明》里有提到表外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
1986年,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叠”、“覆”、“像”不再作“迭”、“复”、“象”的繁体字处理。
因此,在第一表中删去了“迭〔叠〕”、“象〔像〕”,“复”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瞭”字读“liǎo”(瞭解)时,仍简作“了”,读“liào”(瞭望)时作“瞭”,不简作“了”。一部分简化字,有特殊情形,《简化字总表》加了适当的注解。
繁体中文自1980年代以来通常使用Big5中文编码。而中国内地使用GB2312的国标简体中文编码。台湾省“标准局”曾公布一套名为CNS 11643官方编码,但并未被广泛采用。
随着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的出现,Unicode不仅能够同时表现繁体和简体字,还能够同时表现日文、韩文等汉字编码,由于Unicode被Microsoft,apple,IBM等所有计算机公司共同支持,因此在世界范围被普及采用。
而中国大陆又推行了一套GBK国标编码,这套编码在以前的GB2312国标简体中文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繁体中文、日文和韩文的编码,已在台湾等地区推行使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shehui/38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