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死亡很正常。但其中有一个人白起,一个人就致使120余万人命丧黄泉,位列四大战国名将之首。但由于致使太多人丧命,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杀神,更是被冠上了人屠的称号。
白起在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三攻楚庙,破楚都焚庙宇,迫使楚国迁都,共计歼敌35万,长平之战战杀20万,坑杀40万,这就是白起的成绩单,还不包括其他零零散散的小战役,他一生历经大小70余战,无一败绩。
但在白起辉煌战绩的背后却背负着一身的骂名,杀神、人屠等等不绝于耳,难道白起真的是嗜杀如命吗?
其实不然,战国时期为何会有长达三百年的战乱不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交战无论胜负在战斗结束之后会相互交换各自的俘虏,而这些士兵在归国之后自然会被重新编入军队,毕竟他们都是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战而降之,降而还之,长此以往便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循环体系中,从而导致各国连年战乱不断,始终不能终结。
拿长平之战来说,倘若白起没有坑杀那40万降卒,这40万降卒就会对白起感恩戴德吗?显然不会,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耻辱,作为一名士兵被俘虏的耻辱,如果归还了这40万降卒,那么下一次他们就将化身于猛虎,在战场上要了你的命。
再说粮草问题,当时长平距离秦国将近500公里,秦军的后勤负担可以说是非常沉重,在粮草本就不充裕的情况下多了40万张嘴要吃饭。秦军能经得起如此负担吗,如果没能给赵军祥组提供足够的粮食,这40万人难保不会重新拿起战刀。白起是一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他的责任是保护自己的兵将子民,最大程度上消灭自己的敌人,他更是秦国的将军,老秦人更多的考虑是如何成为天地共主。
长平围歼战是战争史上的壮举,但是坑杀降卒这一做法遭到了后世儒家的“围攻”,诚然现在看来,结束战国时期数百年战乱的最好办法就是歼灭战,否则的话,战而降之,降而还之,周而复始,往复循环,这战国乱世何时才能结束,何日天下才能止兵而息。
白起戎马一生,造成杀戮无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断然不会放过他。所以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后人评价白起一般都是赞扬和诟病并存,赞方誉其为“战神”,诟病方毁其“人屠”。我们谁都不可否认,白起有着人道方面的局限性,但白起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历史的孩童期,各国并立连年战乱,大家都是各为其主,白起的做法更多的是为了国家利益。并且身在乱世,让一个手持利剑的将军去尊重生命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更重要的是白起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标准的丛林社会,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当初的秦国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被魏国一度打压,甚至险些灭国。当时的秦国可谓是举国皆兵,粮草不够,那就吃草充饥,士兵不足,老翁幼童纷纷拿起武器走向战场。老秦人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秦人,纠纠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从小听着秦国故事长大的白起自然会受到老秦人的影响,只有拳头最硬的人才能说生存下去。
你们怎么看待白起的杀名呢?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miwen/39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