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年11月19日,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Ломоно́сов)诞生于俄国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霍尔莫果尔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个富裕的渔民。阿尔汉格尔斯克是当时俄国最大的海港城市,这种环境对他从小的兴趣和志向颇有影响。他从10岁起就协助父亲捕鱼,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目不识丁的父亲不能给他以任何帮助。他只能向邻居学习识字。
14岁时,罗蒙诺索夫以《斯拉夫语法》和《算术》之自己的启蒙书籍。然而为了躲过继母凶狠的责骂和讥笑,他常常要忍饥挨饿,躲到僻静无人的地方去看书。1730年,19岁的罗蒙诺索夫为了争取较好的学习条件,离家求学。
求学生活
1731年1月,罗蒙诺索夫来到了莫斯科。在遭到一所贵族学校的拒绝后,他冒称教会执事的儿子,进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他的学习生活异常艰苦。一方面是父亲对他不顾家业出外学习十分不满,不负担他的生活费,他只能依靠学校津贴,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另一方面则由于他年龄较大,又没学过拉丁文,经常遭到同学的冷嘲热讽。罗蒙诺索夫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腊文。
1735年初,罗蒙诺索夫在用了五年时间修完了八年的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后,被选派到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国学习采矿和冶金。
1736年秋天先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等,后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在克·伏尔夫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在马尔堡苦读的三年中,罗蒙诺索夫精通了德语、法语,更重要的是他开扩了眼界,跟上了欧洲科学发展的步伐,为他后来回国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学
罗蒙诺索夫提出了对暴风雨发生的理论和对于极光的电本质的见解。他把暴风雨的发生和空气流上升联系起来,认为降下的冷空气便是冬天雪融风停后严寒的原因。
罗蒙诺索夫认为热空气上升时,跟着必有一种含脂质的易燃烧的蒸汽上升。这上升的微粒,由于本性和固体性质接近,因此就不可能和雨滴融合,等到和雨滴相撞时,由于摩擦的刺激,便在其中引起电的现象。
他对极光进行了多项实验,认为被抽出空气的球受激电力,突然放射了一下光线,转瞬消失。在北极光方面,按其全光面积,发光虽不像这样急促,但有类似的地方,因为北极光发亮的柱近似垂直的从起电空气的表面一直延伸到以太层。这一解释与近代对北极光的解释相近。
成立了俄罗斯第一所大学
从一个没有文化的渔民之子成长为俄国第一所大学的创办人。这是俄国科学家和文豪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的事迹。他是睿智的理论家和学者,同时又是“文艺复兴式人物”,其知识之广博简直了无边际。他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年间,他是唯一的一位独树一帜的提倡教育的斗士。他创办了第一所大学。不过,说他本人就是俄国第一所大学恐怕还更恰当一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400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