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2010年3月23日:胡家芝逝世

2010年3月23日:胡家芝逝世



胡家芝,(1897年2月23日—2010年3月23日),刚好享年114岁,为江苏省最长寿的老人。是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也是江苏省年龄最大的“老寿星”,进行剪纸创作已有100多年。

剪纸经历

胡家芝1897年出生于浙江桐庐一个书香门第,七八岁时就喜欢上了剪纸。那时候,桐庐流行一种地方戏叫芦茨戏。戏里鲜活的人物吸引了幼小的胡家芝,回家后她就拿起剪刀在纸上剪了起来。当年的小女孩没有想到,这一剪,她竟剪了一百年,从当年的黄发女童剪成了如今满头霜雪的百岁老人。

当年5月1日,老人应友人之托,创作了最近的剪纸作品福寿双全,这也许是对她自己最好的写照吧。花白的鬓发、慈祥的目光、深蓝色的对襟布衣,坐在窗前的老人神情安详。讲起当年看戏后回家剪纸的事,老人露出孩子般的微笑:都是剪着玩的,不算好七八岁孩童的剪纸也许算不上很好,但是十几岁少女时的精美作品却深深打动了一个小男孩——表弟叶浅予。

1985年,时年78岁、已是著名画家的叶浅予先生在写给表姐的信中说:由于你的启发,喜爱造型的细胞在我身上发了芽理所当然,你是我走向艺术的引路人胡家芝16岁毕业于桐庐第一女子学校,在那里,她不仅学业优异,而且得到了一位杭州手工教师的指点。从此,她的剪纸作品除了具有民间传统,更具一层文化内涵。20岁时,胡家芝出嫁到离家30里的珠山村。溪流清澈,远山凝翠,秀丽的乡间景色为她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更深厚的生活源泉。

胡家芝拿起剪刀,剪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喜花、灯花和礼花。在珠山生活的36年里,胡家芝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乡亲们亲切地称她福星。深厚的家学修养,新式的学校教育,加上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使老人的剪纸作品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审美意象,又继承了江南喜花吉祥如意、祈福迎祥的悠久传统,形成了玲珑剔透俊秀优美的剪纸风格。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评价说:胡家芝老人的剪纸艺术,融合了中国的文人艺术和民俗艺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祖国万岁的心愿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感受,赋予了老人剪纸创作新的内容和形式。1959年,老人精心设计了作品《祖国万岁》,讴歌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十年。

窗前雨声滴答,一如老人悠长的记忆。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我问老人。老人含笑抚了抚鬓角的白发,想了想,《祖国万岁》。为什么最满意那时候,农业变化大呀听着老人的娓娓叙述,看着《祖国万岁》上沉甸甸的稻麦穗、雪白的棉花、水灵灵的瓜果,仿佛能够触摸到老人当年对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20世纪80年代,老人的剪纸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创作出《万象更新》、《美满人间》、《鸳鸯戏荷》等一批精品。这些精品体现出老人剪纸的独特风格:篇幅宏大、内容多样、内涵丰富。老人常常运用多种吉祥语言,通过谐音、寓意、象征等表现手法,创作出既主题突出、又内涵丰富的作品。这一时期,反映老人艺术成就的图书《胡家芝喜花剪纸集》出版了,电视片《胡家芝剪纸艺术》也成功拍摄。

长寿之谜

盐开水和剪纸是她长寿“秘诀”

2006年,胡家芝大女儿袁振湘写了一篇文章,叫《妈妈的长寿经验》,回忆起她小时候曾亲眼见到母亲肠胃病发作时躺在那里用手掌按摩腹部的情形。对母亲为何长寿,文章作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归结为三个“有”:

一是有好的心态。妈妈子女孙辈众多,她常说:“你们家家都好,我就高兴。”

二是生活有规律。“每天早上起来一杯盐开水,这个习惯妈妈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近20年来,妈妈的早餐一般是燕麦片蛋花羹(半两燕麦片一个鸡蛋),再加点枸杞子或红枣或芝麻核桃粉,用一匙蜂蜜拌匀了慢慢吃。中晚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有时吃点面条。菜则荤素都吃。

三是精神有寄托。她喜欢剪纸,剪纸创作要动脑动手。这成就了她心灵上的较高境界,也给她带来健康与长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9899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