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童第周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早年,他在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卵子发育能力研究方面,有过独特的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又特别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为国际上提供了系统的重要文献;
晚年,他又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等一起,在生物性状遗传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在这同时,他还在防治海洋有害生物、人工养殖经济水产动物、开拓培育经济鱼类新品种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0~1934年,童第周在比利时比京大学布拉舍实验室,在对棕蛙卵子受精面与对称面的关系的研究中,证明了对称面不完全决定于受精面,而决定于卵子内部的两侧对称结构状态。在对海鞘早期发育的研究中,证明了在受精卵子中已经存在着器官形成物质,而且有了一定的分布,精子的进入对此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他观察到内胚层和外胚层似乎有相当的等能性,而且吸附乳头和感觉细胞的形成依赖于外来因素,说明了卵质对个体发育的重要性。这项研究成果是具有开创性的,使他成为了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童第周一方面忙着组织教学工作,一方面继续科研工作。童第周倡议为青岛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国家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49年10月26日,童第周和曾呈奎联名给中科院筹建人员陶孟和与竺可桢写信,提出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建议。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1950年8月,新中国第一个海洋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莱阳路28号成立,童第周为主任。尽管研究成就卓著,童第周仍然在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他用自己的终身所学,带领学生走向生物学的深层研究领域。
1951年3月,华岗就任山东大学校长,童第周任第一副校长,陆侃如为第二副校长,“可谓山大的三驾马车”,尽管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和科研任务,童第周仍坚持给学生上课,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他光辉的学术思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9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