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灭宋战争:命右丞阿里海牙攻湖南,都元帅宋都带等取江西,以切断南宋东西联系;命中书左丞相阿术攻扬州(今属江苏),阻淮东宋军南援;命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元军主力直取临安。
十月,伯颜于镇江分兵三路南攻;伯颜与同署行中书省事阿塔海率中路水、步、骑军向常州(今属江苏)、平江(今苏州)进发,并节制诸军,会师临安。宋廷得知常州危急,遣淮将张全率兵2000救援,知平江府文天祥也派尹玉、麻士龙等率兵3000随张全赴援。二十六日,麻士龙等于虞桥(今常州东南)战死。尹玉部与元军力战,杀千余人,但张全隔河不援,遂败。
尹玉收集残部500人在五木(虞桥东)与元军鏖战一昼夜,仅数人脱险,余全部战死。元右路阿剌罕军自建康出发,先后克溧水(今属江苏)、溧阳,破银树、东坝(今高淳东),俘宋守将赵淮,进至护牙山(今安徽郎溪北)又败宋援军,乘胜攻下广德、四安镇(今浙江安吉北)等地。左路董文炳军占领江阴。
宋廷大惧,急征15岁以上临安民为兵,同时从平江调文天祥军入卫临安。十一月十六日,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招降不应,伯颜令运土筑垒与城齐,上置火炮,连攻两昼夜破城。常州失守,无锡、平江宋守军不战而降。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
至元十三年五月,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封广王赵昺为卫王,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文天祥为枢密使、同都督。遣将向江西、两浙南部进兵抗元。六月,元军为追歼南宋残部,于鄂州、临安设尚书省,下设诸路宣慰司。
命诸路将帅继续南进。张世杰被迫拥赵昺、赵昺逃往海上。十一月,平章阿里海牙进军广西,于静江(今广西桂林)击败守将马暨,遣将招降广南西路大部州县。十四年五月,文天祥率军进攻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收复除赣州之外所辖九县,吉州八县复其半。
后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旋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十五年二月,元西川行院使不花率重兵围攻重庆,城破,守将张珏被俘。继而征降夔州,八个月后,合州(今四川合川东)守将王立以城降。四川平。
四月,宋帝赵昰卒,张世杰、陆秀夫又拥立赵昺为帝,徙至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六月,忽必烈为彻底消灭南宋势力,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率水、步骑军2万由海道南下,都元帅李恒率步骑由陆路南下,会歼南宋残部。
十一月,张弘范由海道袭漳(今属福建)、潮、惠(均属广东)三州。李恒率步骑越大庾岭入广东,取英德(今属广东),占领广州。十六年正月,张弘范、李恒率军会至厓山,首先控扼海口,断宋军粮道。二月初,巧妙利用海潮,南北对进,并用遮障防矢石,濒宋舰奋勇拼杀,全歼宋军,南宋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9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