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初期,朝鲜半岛三国高丽、百济和新罗都是其藩属国,它们通使朝贡,接受册封。日本也有非经常性的通贡往来,不过它在与隋皇朝的交往中,往往不愿被视为藩属国家,而是想竭力维持一种对等的地位。
隋朝统一了中国后,迅速成为了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同时也加强了与东邻朝鲜和日本的交往。
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在纥升骨城建国后,就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展,后来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高句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保持着与中国中原政权之间册封与朝贡的藩属关系。同时,随着其国力的不断强大,高句丽也屡屡与中原政权之间发生摩擦和战争。
当时朝鲜半岛分裂为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对外防御相对薄弱。日本趁机在半岛南端设立任那府,将之归于自己的保护范围。然而这块领地却在南朝陈时期被新罗收并。也许是受这次战事的影响吧,自南朝陈至隋统一中国初期,日本同中国大陆的正式往来曾一度中断。正好在日本推古天皇执政期间,圣德太子得以摄政,在第八年即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首次向中国派遣了使节,随后的第十五年即隋大业三年(607),日本使者小野妹子作为遣隋使访问隋朝。
这一举动的目的正是为窥探隋朝的国情,为日本制定国策提供依据。据传,次年(608)三月,小野妹子便在东都洛阳谒见了隋炀帝。在小野妹子从日本带来的国书中才第一次写了那句“日出之处天子致日落之处天子无恙”的名言。国书上所署国王名为多利思比孤。
这也许是误把圣德太子当成国王所致吧。隋炀帝听了臣下奏报的国书,很是生气,命令道:“以后蛮夷之书,若再有如此无礼写法,无须上奏。”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全世界只有一个皇帝,那便是中国的,其他国家的国王,在中国皇帝面前只不过是朝臣罢了。
日本在倭五王时期,就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刘宋政权有着密切的往来。隋统一中国后,日本重新来朝,冀求学习隋先进的文化制度,但此时的日本大和民族国家业已形成,民族自尊心使它不愿像从前那样以藩属的身份与隋交往。甚至,此时的日本对于礼仪名分变得非常敏感。
隋帝国当然不理会日本的这种心态,在大隋的眼中,日本与其他倾慕天朝来朝的小藩没什么区别。于是,隋和日本就产生了国书之争。可贵的是,双方的最高统治者并没有因为“名”的争论,而阻碍“实”的交往。
600年,日本第一次派遣入隋使节,隋文帝很高兴,因为日本已经有百年没有来朝贡了。倭使回国后,向摄政的圣德太子汇报了出使情况,圣德太子从使者那里了解到隋朝佛教很兴盛,便决定以求佛经佛法为名,再次遣使入隋。
在607年,倭国再次派小野妹子为使节,并指派翻译,携带国书来到隋都。跟随小野妹子来到隋朝的还有数十名留学僧,他们是日本首次向中国派出的留学生。
隋炀帝秉性好大喜功,对于偏居海岛的倭国国王不畏艰险遣使来朝深感满足,但看到倭王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的词句时,得意之情迅速消失,立即吩咐管外事的官员鸿胪寺卿:“以后蛮夷的国书有无礼的,就不要再给我看了!”
倭国在东,中国在西,所以倭王自称是太阳出来地方的天子,而称中国皇帝为太阳落下地方的天子?日本如此致书,证明隋文帝当初的训令并没有产生效果,倭国朝廷仍然坚持与隋朝对等的立场。尽管如此。隋炀帝还是命令鸿胪寺卿热情接待日本使者。而且为了炫耀上国的威风。决定立即派文林郎裴世清出使日本,回访倭王。
608年,小野妹子陪同裴世清使团到达日本九州。倭王闻讯后,立即派出要员前往迎接。同时,鉴于现有的接待外国使节的馆舍过于简陋,下令在难波城,即今大阪修建新馆,以安置隋使裴世清一行。
倭王会见隋使时谦恭地说:“我听说海西有大隋国,是礼仪之邦,所以遣使朝贡。我们夷人僻居海隅,不闻礼义,所以没有亲自拜见。这次特意清扫道路,装饰馆舍,以迎接大国使者,希望听听大国维新的情形。”倭王以语含双关的方式表达了对上次“无礼”国书的歉意。
隋使裴世清随即呈上了隋炀帝的国书。书中的第一句就是“皇帝问倭王”。俨然是上国对小邦的口吻。裴世清告诉倭王说,这是赐诸侯书的样式。
据日本史书记载,当时摄政圣德太子看到这份国书贬他们的统治者天子尊号为倭王时,与当初隋炀帝看到倭王国书时的心情一样,也是很不愉快。圣德太子还因为这个原因,而没有赏赐裴世清。
不过,尽管倭国执政者十分不满隋炀帝的骄横,但考虑到日后向隋学习交流之处甚多,所以没有过于计较国书的礼节问题。当裴世清回国时,倭国还是很热情地宴请相送,并又令小野妹子组成使团护送隋使归国。
这次随同的还有8名留学生,其中7名都是所谓已经归化汉人的后代,另一人为新罗人。这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日本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移民及其他们的后代。
608年底,裴世清小野妹子等人到达隋都长安,小野妹子向隋朝廷呈交倭王国书,鸿胪寺卿鉴于隋炀帝先前有“以后蛮夷的国书有无礼的,就不要再给我看了”的指示,就没敢将这份国书呈交隋炀帝。
实际上这次倭国的国书,措辞已经有所考虑,据说是圣德太子亲自撰写的国书,双方的称呼已改为“东天皇”与“西皇帝”,称隋朝皇帝为西皇帝,日本倭王为东天皇。不过,倭国坚持外交对等的用意还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鸿胪寺卿没有将国书拿给隋炀帝看,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什么不快的记载,隋日关系因而顺利发展。终隋一朝,日本前后遣使4次。日本学习到了隋的政治艺术,日本有“太子”、“皇位”、“御所”、“东宫”、“称制”、“诏书”、“陛下”、“殿下”等词汇,都是我国的皇家专用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9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