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历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等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以拉丁文本为双方共同签署的正式的文本。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通商贸易。
《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
1658年(顺治十五年),叶尼塞斯克的总督帕休可夫(Pashkov)到达黑龙江的支流石勒喀河,筑尼布楚(尼尔臣斯克)城。1666年(康熙五年),一名流亡的波兰人启尔哥布斯基(NikitorChernigovskii)修筑了阿尔巴津(雅克萨)要塞,他在1669年(康熙八年)获沙皇委命为总管,此后沙俄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深入。而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亦留心东北形势,与臣子商讨攻取雅克萨这一战略要地以及经营东北的方略。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康熙帝派将军朋春起兵三千人直抵雅克萨,6月23日(五月二十二日)致书俄军劝退,被拒。清军经过部署,于6月26日(五月二十五日)攻入雅克萨,俄军头目阿列克谢·托尔布津投降。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萨布素、郎谈、班达尔善、马喇等人率兵2400人再攻雅克萨并围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康熙帝传令前线萨布素等撤围雅克萨之兵,任城内俄军出入。该战为《尼布楚条约》的谈判和签订创造了条件。
《尼布楚条约》以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这并非古代粗浅的势力范围划分,而是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保护的领土主权。这遏止了俄国继续向南扩张,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来自西方的国际法在《尼布楚条约》的谈判和签订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尽管如此,国际法学说在中国却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探讨,直到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方国际法著作、尤其是丁韪良出版《万国公法》之后。
根据此条约,俄国全部占领黑龙江流域的阴谋破产,但与大清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后中俄两国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9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