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2021年5月26日:陈清如逝世

2021年5月26日:陈清如逝世



陈清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利用与化学工程系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5月26日,陈清如因病医治无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个人简介

陈清如是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

1926年12月3日,陈清如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8年—1952年,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9月—1958年12月,在北京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工作。

1958年12月—1960年12月,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专攻选矿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960年12月—1964年6月,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副主任。

1964年6月—1966年6月,担任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主任。

1966年6月—1972年5月,在北京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工作。

1975年6月—1980年9月,担任四川矿业学院矿山机械系副系主任。

1980年9月—1983年5月,担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

1983年5月—1986年12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系主任。

1987年1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21年5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科研综述

陈清如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中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 “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

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难选和极难选煤的分选,陈清如研究开发了用于末煤分选的重介质旋流器并主持建立了中国首座末煤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厂,指导设计了中国首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

20世纪80年代初,陈清如突破了传统的精确筛分概念,创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筛分理论,并研制了系列煤用概率分级筛,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干法深度筛分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清如主持研究高效脱硫降灰的干法选煤理论和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选煤理论,发明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方法和设备,创立了气固浓相高密度稳态流化的选煤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

1980年以来,在干法筛分领域中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在物料透筛概率理论上深入地揭示了传统的及现行的精确筛分所无法解决的潮湿煤炭和煤泥堵塞筛孔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大筛孔、大倾角和最佳筛面长度的GS型煤用概率分级筛、QGS型煤用琴弦概率分级筛,彻底解决了潮湿细粒煤6mm 粒级的筛分。

1984年,陈清如开始进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经过10余年的研究,完成了实验室基础研究,模型试验研究中试以及工业性试验研究,建立了“空气重介质稳态流化”的选矿理论。“50~6mm粒级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和设备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于1994年6月3日通过煤炭部和黑龙江省计委组织的联合鉴定验收。

教育理念

陈清如认为,要想让创新如源头活水,并保持科研的与时俱进和高水准,就必须培育新生力量,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专业人才,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各种条件,但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强不息,一个人要有梦想,因为这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陈清如认为,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就要站在国际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从科学理论到工程技术都是开创性的,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