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土木堡之变明军兵力多少

土木堡之变明军兵力多少



当时京营由班军和在京卫所操练官军、幼官、舍人组成。关于班军,“宣德元年,调河南、山东、大宁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淮阳等卫及宣府军士至京备操,令每岁输班往来。原额春秋两班,官军一十六万员名,……正统十四年,令外卫轮班官军京操者,前班三月还,八月到,后班八月还,次年三月到,河南、山东、北直隶强壮官军,皆隶前班”,可见土木之变当年班军轮班之法未废,当时在京营班军满额应有八万人。

关于京卫操军,《实录》载:宣德五年“成国公朱勇言:‘旧时五军每军步骑二万人。后调大同等边备御,今五军总存五万七千余人。而神机诸营比旧亦少,息从、征调不足于用。请令行在兵部如旧取补。’上命兵部于京卫选士卒通十万隶五军训练。正统二年,“命太保成国公朱勇选军。先是,勇奏五军营原操马步官军调遣各边备御,并逃亡者共缺二万五千有奇。乞命官于五军属卫及亲军卫分并河南、山东、大宁三都司官军内选补。”

两个月后,“朱勇等奏:奉命选拔三干大营、五军、神机等营精锐官军十五万一干有奇。欲将续选行在锦衣等七十卫官军,与之相兼编伍训练。然于内有守陵、守卫、供役、上直者,乞为处之。上命守陵、守卫各存其半,供役、上直旗校隶锦衣卫官督操,其余俱昕训练备用。十五万军中必然己本包括京卫军,续选即应指所述四类,所增加者,不过原以各种名目推托操练者。

但《明史》卷八九《兵志一》解释朱勇正统二年选兵事说:“令锦衣等卫、守陵卫卒存其半,其上直旗校隶锦衣督操,余悉归三大营。”认为正统时京卫操军包括上直卫军一半和五府所属在京卫所全部。

英宗亲征前一月即六月底,“命太保成国公朱勇选京营四万五千人。令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富率三万往大同,都督王贵、吴克勤率万五千往宣府,各备虏”。可见英宗亲征前京营兵精锐已被抽调出不少。

当时正统年间整个京师所能容纳的常规兵力上限是18万,景泰元年于谦因为把援军留在京城,总兵力24万,结果操练场都不够用。按照北京保卫战容纳极限24万,减去京营留守京师剩余不满十万的羸马疲卒,减去被矢石砸死的皇亲吴克忠、吴克勤率领的1万5000人,再减去中伏被歼灭的朱勇、薛绶率领的4万5000名先遣骑兵。

经过一系列分兵减员,朱祁镇至土木堡时约剩八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恰好和《李朝实录》中李朝在明朝内部的情报网所捕获的情报记载:“七月十七日,皇帝领兵八万亲征”相吻合。

相对于十四万士兵的损失,民夫、骡马的损失应该更加惨重。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的全民皆兵不同,古代游牧军队只需要食饮行军肉糜及马蹄血即可就近打草谷取食,而农耕军队运转的行军体系,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作过一番颇为精确的计算。

书中记载:“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

“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

“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放回运夫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准援卒所费。)……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八万驻战之卒的后勤口粮相当可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847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