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应玚兄弟为什被称为汝南才子

应玚兄弟为什被称为汝南才子



应玚不仅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和自己的弟弟应璩并称为汝南才子。应玚兄弟二人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诗学文章自然大为长进。但因他生逢乱世,到处飘零,虽踌躇满志而壮志难酬。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和其弟应璩在当时均被称之为汝南才子,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来邺都时,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经常邀他和众人一起宴游吟诗,曹操闻其名,任命他为丞相掾属,后又转平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

应玚的个人影响

应玚[yáng](177年—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

应玚长于赋,有文赋数十篇,诗作不多。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丕说应玚“和而不壮”,又称赞他说:“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

应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

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

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应璩的个人影响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玚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奏。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时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秉政时,多违法度,应璩作诗讥劝他,其中的言论都切合当时社会上的要害,所以社会上都流传其诗。他的几个儿子中,应贞年少就有才名,口才也好。登高第,历位显要的高职。晋代任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在汉魏时期因战争与瘟疫时期,应璩已算寿命比较长的了。他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60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