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明代历法家李天经

明代历法家李天经



李天经(1579年-1659年),字性参、号仁常,吴桥县城关镇驸马村人。祖父李懿,曾任明朝西宁道兵备副使,为边防名将,文武兼备。李天经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驿外郎、济南郡太守、山东督粮道、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光禄寺正卿(一品),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正,被誉为“李青天”。

并且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崇祯六年(1633年)主持历局,编写《崇祯历法》137卷,继徐光启之后主持编纂完成了《崇祯历书》。这是一部我国比较全面介绍欧洲天文学方面知识的著作。他还撰写了《浑天仪说》五卷,阐述了十余种精密天文仪器制作和运用方法,为中外天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的杰出的贡献。

李天经还是天主教徒,被称为“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

李天经与范景文是少年好友,并同时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考中进士。李天经长于吏治,且酷爱天文。公务之余,经常读郭守敬、张衡、一行等科学著作,并受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赏识,保荐为光禄寺卿,参与编制立法。

后徐光启将督修历法《崇祯历书》的重任全部托付给李天经,在此期间,他向皇帝提出了《论节气疏》、《论置闰疏》、《论仪器疏》、《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等奏章,作为修订历法的准绳。在李天经的主持下,有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传教士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人参与,经过不懈努力,历经五载,完成《崇祯历书》。

此书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采用第谷(1546—1601)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1571—1630)《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

这是中国天文学史和历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文学转变,奠定我国现行农历基础。该书126卷,每卷都有他精心审核,他还亲自撰写了《浑天仪说》五卷,阐述十余种精密天文仪器的制造和运用方法,为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崇祯十七年(1644),李天经回故乡修养,清初授命他为通政使,不久便以病老为名,辞归故里。在乡期间经常赈济灾民,并曾捐银千两,赞助修建吴桥砖城。至清朝入京,获授左通政使。有教史说他尚气节,拒入满清,不确。应是入清后,朝廷征村野遗老,授其官。不久告老还乡,逝于清顺治十六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58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