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怀着文学梦想到美国的。她期待着成为像林语堂那样的用英语写作、在西方世界打开天地的华人作家。
林语堂在1935年就以英文出版了《吾国与吾民》,张爱玲说自己“从小妒忌林语堂,因为觉得他不配,他中文比英文好”,“我要比林语堂还要出风头。”但最终,她还是回归到了华文世界,这一段心路,其中的甜酸苦辣,尤其耐人寻味。
张爱玲从5岁开始,就由英国教师教英文,后来在上海读的是圣公会所办的圣玛利亚女校,这种教会学校一向注重英文教育。15岁时,她的两篇英文习作就在校刊《凤藻》发表。
1938年,17岁的张爱玲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发表过英文文章,记述自己与父亲的一段冲突。上世纪40年代,她还发表过《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等诸多英文作品。她在香港大学英文系修读过两年,并且立志做一个双语作家。
1955年,也就是张爱玲移民美国这年,美国一家业内颇有地位的出版社出版了她的新作《秧歌》。但《秧歌》在商业上并不成功。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说,1957年,张爱玲透露,准备将自己从童年到结识胡兰成的经历写成小说。
这部自传性质的小说题为《易经》。但她感到“题材繁复超过她驾驭英语的能力”。这一点,后来的研究者也发现了。她的英语流畅,但进行文学创作时,相比她的中文,可谓魅力尽失。
《易经》越写越长,后来一分为二,前半部改名为《雷锋塔》。1963年,两部小说完成。王德威说,这两部小说“在写作风格和整个结构经营、英文语言的运用上,都有点令人失望。”
“读者以读张爱玲中文小说的心情去看《易经》和《雷峰塔》,会觉得这是一个平淡的作品,而且是一个重复的作品,张爱玲似乎并没有把她真正的心事、对整个家族和历史文化的变动充分表达出来。”直到1964年,张爱玲也没有为这些英文作品找到出版社,最终放弃了出版的念头。
张爱玲也曾经想把自己的一些旧作改编为英文小说,但同样并不顺利。比如她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金锁记》,就被她改编为《北地胭脂》。她托夏志清找几个批评家看看,因为“中国人赞中国人他们不相信的”。
夏志清找到哥伦比亚大学同事,以研究日本文学著名的唐纳德·肯,但反应并不好。后来她曾将此作品交给不同的出版公司看过,屡屡退稿。《北地胭脂》后来在英国出版,用夏志清的话说,“没有一点儿反应”。
夏志清说,张爱玲在美国不与人接触,所以只能写她熟悉的事情。但她揭露老上海丑陋的一面,又得不到美国出版商的青睐。“她总是独自埋头写些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东西,虽然她英文好,但美国人是不要看的呀!”
美国人喜欢的是他们想象中的旧中国诗情画意。这一点张爱玲自己也看得明白。她说,对东方特别喜爱的西方人,“他们所喜欢的往往是我要拆穿的”。可见张爱玲对于美国文坛的登龙术,是全明白的。但明白了,她并不会去效仿,因为“各人口味不同”。
张爱玲也想有所突破。她曾写过2万多字的英文小说《少帅》,作品取材于张学良的生平传奇,写少帅陈叔覃和周四小姐的恋爱。张爱玲为此作品花了很大精力,1961年去台湾打算访问张学良,但没能如愿。1962年,她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搜集资料,希望“无一字无来历”。
随后,她动笔写《少帅》。1964年,她将写好的前七章给三位美国朋友看,除了一位中国通表示很喜欢以外,两位朋友都说历史太混乱,她的出版经纪人甚至说,书里中国人的名字完全记不清。这代表了美国一般读者的口味,让张爱玲心灰意冷。
张爱玲在美国文坛的不顺利,也因为她不善与人交往。这也是她天性如此。当年,她离开上海到香港,是香港大学一位老教授帮忙。但她读了不到一个学期,又去了日本,并自作主张写信给学校辞掉了奖学金。她没有想到,奖学金还在讨论之中,老教授还在为她力争。为此,老教授大怒,后来张爱玲道歉也没有用。
刚到美国的时候,张爱玲与人交往还很有兴头,曾经和朋友炎樱一起在纽约拜见胡适,还写了篇《忆胡适之》。但后来,她对社交越来越畏缩。
1967年她到纽约,夏志清到她的旅馆拜访过她两次,第一次是和女作家於梨华一起去的。夏志清说,旅店附近有个上海馆子,有小笼包、蟹壳黄等,张爱玲好像有点动心,但后来还是打电话给夏志清,请他到旅馆去吃她的饼干和红酒。张爱玲后来还曾想争取到去夏威夷大学讲学,但又感到心虚,不仅因为没有学位,而且因为教书“不光是书的事,还有对人的方面”。
1970年,张爱玲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从事研究。这本是她获得稳定生活来源、继而潜心创作的一个机会,但被她弄糟了。
那时,她走路“经常目不斜视,有时面朝着墙壁,有时朝地板。只闻悉悉窣窣一阵脚步声,廊里留下似有似无的淡淡粉香。”她的助手陈少聪发现她有自闭倾向,极不喜欢与人交往,就经常把给她的资料卡片趁她不在时放在她桌上,避免与她接触。
到后来,张爱玲为了不见人,经常黄昏时才去研究中心,独自在办公室熬夜。主持研究中心的陈世骧教授很好客,经常在家开派对,张爱玲不愿意去,去了也总是显得不合群,后来干脆婉言拒绝。一年期满,她就被解聘。夏志清后来说,真正的原因是张爱玲“去陈世骧那里走动少了”。
为了生活,张爱玲不得不到处找翻译工作来做。她曾希望从一些文化机构“领点政治性的东西来翻译”,但对方看学位给钱,而她连大学学位也没有,为此还苦恼过。而她想搞翻译,完全是因为翻译是机械性的,不会影响创作。
但她也有真心想要翻译的。她喜欢《海上花列传》,“老有个心愿把它译成英文”,但是“这样的工作哪里找”。
这部小说原是吴语,张爱玲说过,“这种轻灵痛快的口齿,无论翻译成哪一种方言,都不能不失掉原来的神气。”后来,她将英文稿又翻译成中文出版,将嗲声嗲气的吴语对白,悉数转换成地道的晚清官话。
做这件事,她似乎只因为自己的钟爱,不在意读者可能的疏离。她在序言中写道:“就怕此书的下一回目是:张爱玲五详红楼梦,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