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金庸人物生平

金庸人物生平



金庸本名查良镛,一九二四年生,浙江海宁人。早年曾先后于中央政校、东吴大学研读法律;历任《东南日报》记者、《大公报》编译、《新晚报》编辑以及长城电影公司编剧、导演。一九五九年查氏在香港创办《明报》,获得读者广大欢迎,却是与他写武侠小说驰誉中外分不开的。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海宁,毕业于剑桥大学,中国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他被誉为中国“香港四大才子”,更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他于1950年代起,以笔名“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著作屡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赞。

一九五五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继梁羽生之后,在《新晚报》发表武侠连载小说《书剑恩仇录》。

他巧妙地运用民间流传清帝乾隆疑系海宁陈世倌(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后人的说法,又杜撰出“红花会”(反清复明组织)总舵主陈家洛,作为乾隆的同胞兄弟。于是小说即在这样两极冲突、满汉对立的野史布局下展开;再穿插了陈家洛与霍青桐、香香公主之间的悲欢离合,极尽波谲云诡之能事。

《书剑恩仇录》(新版改名《书剑江山》),共二十回,都六十万言;虽然仅只是金庸的武侠处女作,但文采斐然、对白传神;处理群戏场面,繁而不乱。啼声初试,即一鸣惊人。

与梁羽生同时创作的《七剑下天山》比较,二人均善于结合历史传说而虚构人物故事;而金庸运笔不测,尤饶奇趣,其小说声口之佳,直逼白羽,且骎骎然有后来居上之势。

如果说《书剑》是金庸迈向成功的一小步,则越过虚实相映成悲、反讽农民起义的《碧血剑》(一九五六年),挟着史诗般大格局、大气魄的《射雕英雄传》(一九五七年)即一跃而登武侠小说的顶峰,不作第二人想。

《射雕》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乱为历史背景,描写长春子丘处机为保全忠良义士遗孤郭靖、杨康(暗嵌“靖康之耻”),而与江南七怪打赌传艺所引发的一连串可歌可泣的故事。

作者布局绝妙,以种种阴错阳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随母远居大漠,刻苦自励,始终不忘家恨国仇;而杨康则随母进入金国赵王府,认贼作父,安享荣华富贵——这分明是脱胎自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戏剧架构,却更有出奇的变化与发展。而就丘处机与江南七怪的所作所为来看,其一诺千金、不顾死生的精神,恰好构成一幅侠气峥嵘的《八义图》。

诚然,以通俗文学所要求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而言,《射雕英雄传》除若干情节未能自圆其说外,无疑具备了一切成功的条件——其故事之曲折离奇、人物之多种多样、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写情之真挚自然,均为同辈作家所不及;即或偶有败笔,亦瑕不言而喻。

在这部罕见的钜着中,金庸将历史、武侠、冒险、传奇、兵法、战阵与中国固有忠孝节义观念共冶于一炉;信笔挥洒,已至随心所欲的地步。全书浩然正气,跃然纸上,民族大义融贯了每一章节。

是故,金庸乃以《射雕》一书而成不世之名,建立了他在当代武侠小说界的权威地位。虽然他自己并不满意这部“开宗立派”之作——七十年代初曾大事修改,增删为今传之四十回新版本,都百余万言,颇失原味。

此后他力求自我突破、创新的武侠名著,尽管各有声华惊海宇,然以通俗文学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价值及其整体规模、气象来看,均不逮《射雕》之博大精深。

《神雕侠侣》写至情至性的师生恋与大侠由偏入正的成长过程;《连城诀》(原名《素心剑》)写尽人性之丑恶与贪婪之害;《倚天屠龙记》写名实之辨与正邪错乱;《天龙八部》写芸芸众生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与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剧;《笑傲江湖》写权力令人腐化与政治斗争之残酷无情,等等。

这些作品纵或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射雕》的文学成就,但因刻意描写人性极限情境的种种变态行迳,遂不自觉地失去了《射雕》那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亲和力;而太多情理之外的特例,亦难免流于为变而变,令人匪夷所思;以致显得不真实、不自然。

直到《鹿鼎记》(一九六九年)问世,以一个仅识武功皮毛而不学有术的小杂种,竟将天下英雄、历史人物玩弄于股掌之上;乃开中国武侠小说前所未有无剑胜有剑的新境界。

金庸《鹿鼎记》之反武侠与塞万提斯《魔侠传》之反骑士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创作动机:塞万提斯因痛愤当时西班牙人沉迷于骑士文学的浪漫故事,遂用反讽现实的手法写小人物狂想曲,教吉诃德到处碰壁,梦幻成空。

而金庸却是出于向自我挑战心理,乃一反武侠传统,打破世俗观念,彻底解放人性;教韦小宝斗智不斗力,为了争取生存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其实这正合孙子兵法所谓上兵伐谋之道,因而武功在此尽成虚妄;韦小宝机诈百出,到处招摇撞骗,竟无往而不利。

正由于《鹿鼎记》写韦小宝运气太好、际遇太奇,万事绕不过一个“巧”字;加以又充满笑料,逸趣横生,遂自然而然淡化了反讽现实或反讽武侠的冷隽意味。它所表现的是浪漫文学之极致,“无”为“有”之用,在这部书里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迄至一九七二年九月《鹿鼎记》在《明报》上连载完毕,金庸宣告封笔(实则展开另一波全面修改旧作大工程)为止,他一共创作了十五种长、短篇武侠小说;但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仍无过于《射雕英雄传》。

总而言之,金庸所建构的入世武侠神完气足,刚柔并济;与早年还珠幻设的出世武侠前后辉映,亦同臻雄奇壮美之境。特别是金庸灵活运用还珠小说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采取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视。

凡此绝异成就,当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养与卓荦才华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或以主观条件不足,便难乎为继;泰半只能遵循既往“帮会技击派”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

2018年10月30日,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10月31日由查良镛(金庸)先生生前创办的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31日晚代表查先生家人发布讣告:根据查先生生前意愿,丧礼以私人形式举行。兹定于11月12日至30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设置吊唁册,以供公众向查先生作最后致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52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