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处玄,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随山派创派者,字通妙,号长生子,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武官庄人,生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七月十二日。侍母至孝,夙愿修道,因母在不敢违,清静固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其母去世后,遂拜王重阳为师入道,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游寓齐豫,乞食炼形,重阳君去世后,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亦如谭
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花街柳巷炼性。与谭常有书信往来。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继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返回掖县老家,大弘教法,金章宗闻风征请,待如上宾,官僚士庶络绎相仍,户外之履,无时不盈。承安四年(公元1198)乞归,赐名“灵虚”。
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仙去。至元六年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世称“长生真人”。为“北七真”之一。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随山派.简称随山派。
拜师学道
刘处玄于皇统七年(1147年七月十二日在山东东莱武官庄出生,幼年丧父,以谨慎侍奉母亲而闻名。大定九年(1169年)春天,传说刘处玄在邻居墙壁上忽然看到“武官真仙地,须有长生不死人”的语句,因而决心信奉道教,并于同年九月在莱州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送赠一诗:
钓罢归来又见鳌,已知有分列仙曹;
鸣榔相唤知予意,濯出洪波万丈高。
并替他改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这年刘处玄23岁。
关中修炼
大定九年冬天,王重阳率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四名弟子前往河南汴州。次年春天,王重阳在汴州逝世,遗命尚未悟道的刘处玄听从师兄谭处端的教诲。随后在马钰的率领下,四人将王重阳暂葬于汴州,接着前往长安和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道友和德谨、李灵阳,以及其早期弟子刘通微、史处厚和严处常。大定十二年(1172年),又在马钰的带领下,众人将王重阳遗体迁葬于终南山,并在墓旁结庐为亡师守丧。
大定十四年(1174年)守丧期满,于中秋节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在秦渡镇真武庙夜话,这时刘处玄表示会以“斗志”为修炼方向。与同门分别后,刘处玄前往洛阳,混迹于处身市井和花街柳巷之中,以磨练自己的心性。
山东弘道
大定十六年(1176年),刘处玄返回家乡山东莱州武官庄,从此长期在山东弘道。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他在武官庄兴建道观(后名灵虚观),并注疏《道德经》和《黄庭经》。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掌教马钰逝世,刘处玄与王处一合力办理他的丧事。次年,刘处玄在莱阳和登州主持斋醮时,信众目睹王重阳和马钰显灵。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谭处端逝世,刘处玄继任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应诏赴京
承安二年冬天(1197年),刘处玄应金章宗的邀请前往燕京。金章宗询问刘处玄甚至是“至道”,他回应:“道之要,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敛则国泰”。次年三月他离开燕京,返回山东莱阳。
泰和三年(1203年)二月初六日,刘处玄在东莱武官庄灵虚观逝世,享龄五十七岁。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诏赠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
刘长生门下弟子众多,较为著名者有大弟子离峰老人和于道显。于道显以苦修知名,在金末影响较大,宋披云为长生子门下掌教大弟子、后主修《道藏》,创建宫观,对全真教发展贡献巨大。
主要著作有《仙乐集》、《至真语录》、《道德经注》、《阴符演》、《黄庭述》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