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吴兆骞生平简介

吴兆骞生平简介



吴兆骞(公元1631~公元1684),字汉槎,号季子,清初诗人,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恳求于纳兰性德,后经性德父明珠营救,得以赎还。归后三年而卒。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著有《秋笳集》。

生平简介

吴兆骞,于明崇祯四年(1631)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一个官宦之家,七世祖为孝子吴璋,叔祖为明末抗清将领吴易。兆骞少时颖异不凡,九岁即能作《胆赋》,十岁写《京都赋》,见者惊异。博涉文籍,《今世说》言:“每鼻端有墨,则是日读书必数寸矣。”后随父宦游楚地四年,因张献忠起义,奉母归里。

兆骞性情简傲,不拘礼法,在塾中见人所脱帽,辄窃取溺之。其师计青辚责问,则曰:“居俗人头,何如盛溺?”计青辚叹曰:“此子异时必有盛名,然当不免于祸。”及长,与兄兆宽、兆宫并称“延陵三凤”,或又合幼弟兆宜,号为“吴四君”。顺治六年(1649),宋德宜等结慎交社,兆骞兄弟为之眉目,自此益狂放。

社事盛时,尝对汪琬引古人语云:“江东无我,卿当独秀”,以故人颇嫉妒之。顺治十年(1653),江浙文社数次大会于虎丘、鸳湖,兆骞与吴伟业等前辈耆宿即席唱和,有踔厉腾越之概,四座倾动,因与宜兴陈维崧、华亭彭师度博得“江左三凤凰”之目,而与顾贞观尤善。

顺治十四年(1657)八月,兆骞参加江南闱乡试,中式为举人。十一月南闱科场案起,以仇家诬陷,奉旨入京参加复试。翌年初驱车北上时,尝托名金陵女子王倩娘题诗百余首于涿州驿壁,情词凄断,以自寓哀怨,三河两辅之间和者颇多。四月复试于瀛台,武士林立,持刀挟两旁,兆骞战栗未能终卷,遭除名,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

十六年(1659)闰三月,自京师出塞,送其出关之作遍于天下,就中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狼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鬓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七月兆骞抵戍所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旧街),城内外仅三百家,

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人间,至此者九死一生。顺治十八年(1661)吴兆骞在《上父母书》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康熙二年(1663年)吴兆骞之妻葛采真和妹吴文柔从苏州来到关外,兆骞即教书为业,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生活渐有改善,生二女一子。康熙四年(1665)夏,与张缙彦、钱德惟等结七子诗会,为黑龙江首个诗社。分题角韵,月凡三集,后以戍役分携而罢。朝鲜王朝节度使李云龙以兵事路过宁古塔,吴兆骞作《高丽王京赋》,名震异邦。康熙十三年(1674年)秋,黑龙江将军巴海聘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其两子额生、尹生读书,礼遇甚重。

康熙十五年(1676),顾贞观结识纳兰性德,为兆骞求援于容若,未即许。冬,贞观寓居京师千佛寺,冰雪中忆及兆骞,赋《金缕曲》二阕以词代书,容若见之泣下,应允五载为期,营救兆骞入关。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遣内大臣觉罗武默纳、一等侍卫对奏赉敕封长白山之神。使臣视察宁古塔等地时,向兆骞索诗赋,于是有《长白山赋》数千言,词采极其瑰丽,藉使臣归献天子。此赋虽经圣祖御览,动容咨询,然有作梗者,召还未果。

康熙二十年(1681),经纳兰容若、徐乾学、顾贞观等诸多友人戮力营救,终醵金两千,以认修内务府工程名义赎罪放还。七月底,还乡诏下,十一月中抵京师。前后历经二十三年。回程中,将军巴海派兵护送,并拨给驿车驿马和饮食。徐乾学于宴会即席有《喜吴汉槎南还》诗,和者后多至数十百人。王士禛句云:“太息梅村今宿草,不留老眼待君还”,最为人传诵。

此后遂馆于容若家,为容若弟揆叙授读。吴兆骞后因细故与顾贞观有嫌隙,明珠将他延入书房,上书“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几字,不由大恸,声泪俱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返里省亲,并在友人资助下,筑屋三间,命名为“归来草堂”。长期的严寒生活,兆骞已不适应江南水土气候,大病数月,赴京治疗。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十八日(1684年11月24日),因疾客死京邸,时年五十四岁。临殁语其子曰:“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挈归供膳,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耶”,则于白山黑水亦有乡愁矣。纳兰性德为其料理后事,出资送灵柩回吴江,

文学成就

吴兆骞著述甚多,然屡丁颠沛,存者无多,子吴桭臣所刊《秋笳集》诗文八卷,殆未及十之一二。今人王孟白辑有《吴兆骞集》。兆骞既身系清初文士痛史,一言一动,牵涉诸多层面人士之肺腑,其自身文章诗赋,亦能备一代之才。

诗远绍七子,近则瓣香陈子龙、吴伟业,而能自立帜,出塞后“胡笳羌管,独奏边音”,所作尤工,而以七言歌行最具代表性,为“梅村体”重要传人。后人以为《秋笳》一集“悲凉抑塞,真有崩云裂石之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评论说:“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倘以老杜之沉郁顿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兆骞诗天赋特高,风骨遒上。”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486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