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即位,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以心腹委之。仍赐名护国,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旧唐书·李辅国传》
历史上发生于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可以称得上是唐朝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各种势力都开始崛起于这个乱世之中,而在这中间便包括影响唐朝此后百年历史的宦官集团。唐代宦官势力崛起的时期,便是在唐肃宗李亨在位的时期。以至于,唐肃宗李亨刚刚于灵武继位,便着手提拔大宦官李辅国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李辅国因此也成为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宦官。
根据史料的记载,隋唐时期行军司马的职务,主要负责的便是协助筹划军务器械。换言之,唐肃宗李亨将宦官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此后的唐朝历史,同样也因为唐肃宗这一“操作”而被改写。自唐肃宗之后,唐代宦官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断反噬皇权,并最终成为了唐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整个唐朝历史,唐肃宗李亨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为此后唐朝的历史开了一个不好的头。那么,“安史之乱”中的唐肃宗,为何会有意扶植宦官,并让其参与军务?
首先,唐肃宗在位时期所以会选择有意扶植宦官李辅国,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当时的时局。历史上肃宗同唐玄宗分离北上后,当时能够依靠的只有宦官。并且,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唐肃宗于灵武继位之后,满朝文武近乎全部出自朔方。而当时以郭子仪、李光弼为首的朔方军武将集团,更是拥朔方、安西、北庭、陇右、河西以及少数回纥、大食之兵。这样的情况下,唐肃宗自然会选择有意扶植宦官,并让宦官参与军事谋划,好以此来维系平衡。
由此可见,唐肃宗对宦官的有意扶植并让其参与军务,完全是受时局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大凡皇权微弱之际如宦官、外戚之类的势力,便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生长起来。唐肃宗在位时期,一来安史叛军咄咄逼人,二来朔方军事集团实力雄厚。这样的情况下,处于这个历史节点的唐肃宗自然会采取有意扶植宦官的方式来巩固皇权,只不过让唐肃宗想不到的是,本来是皇权微弱下的产物宦官,会在日后反过头来疯狂抢夺皇权。
当然,除了有意的制衡强大的军事集团外,唐肃宗扶植宦官参与军务,还同当时唐肃宗的个人焦虑有很大的关系。自“安史之乱”后,骄兵悍将的情况实际已经初见端倪,这中间尤其是借变乱而蔓延到内地的节度使藩镇,更是使唐肃宗深感到时局的艰难。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并非是唐肃宗的个人原因,主要就在于当时武人权重而文臣孱弱,因此通过委派宦官担任监军使掣肘制衡前线将领,便成为了唐肃宗的选择。
历史上唐朝委任宦官监军,起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但将其发扬光大的则是唐肃宗李亨。其中“安史之乱”平叛过程中,九节度使围攻相州之战,唐肃宗便特意没有委任武将担任统帅,而是以鱼朝恩为监军,这也为相州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个例,将宦官委派到军队中成为了平叛过程中常有的事情。以至于,自“安史之乱”后宦官监军便逐渐成为了唐王朝的一个惯例。
“安史之乱”中继位的唐肃宗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其在危难之际克承大统,并最终顶住压力克复两京,这对于当时徘徊在崩溃边缘的唐王朝而言,无异于打了一剂“强心针”只不过,唐肃宗不清楚的是,他在“安史之乱”中有意扶植宦官的举动,最终为唐王朝的败亡埋下了隐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