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官吏及将领。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杜畿在张时手下干不出味道,干脆又弃了官,跑到京城许都,再寻找做官的机会。他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经常聊到天亮。而且,谈论时声音洪亮,隔壁人家都能听见。
隔壁住的是曹操的心腹谋臣荀彧,杜畿一谈论,荀彧就在隔壁支着耳朵听。听了几次,他了解到杜畿的才能,就派人找到耿纪,质问道:“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耿纪就把杜畿介绍给荀彧,荀彧和杜畿谈了几次,双方处得像老朋友一样。于是,荀彧把杜畿推荐给了曹操。曹操惟才是举,正是用人之际,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
司直的级别是“比二千石”,相当于“副太守”了,主要的任务是辅佐丞相,搞监察工作,检举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曹操当时担任司空,相当于丞相。司空司直,就等于是曹操身边的亲信了。
过了不久,曹操给杜畿任命了重要的官职,“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东汉末年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把河东郡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敏感的战略位置。河东郡本属司隶校尉管辖,当时的司隶校尉钟繇,是曹操的亲信,所以河东郡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并州属于袁氏的势力范围。而当时黄河西岸的关西地区,属于马腾、韩遂的势力范围。
河东太守王邑,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深得河东百姓的爱戴。但他却不是曹操的亲信,心向朝廷,不一定事事都听曹操的。曹操为了防止并州刺史高干的势力向西与马腾韩遂、向南与刘表接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河东郡的控制。所以,尽管王邑深得民心,也必须把他调开,另派一位亲信担任河东太守。曹操要求荀彧推荐一位像西汉萧何、东汉寇恂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镇守河东。荀彧仍然推荐了杜畿,说他“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
当时,杜畿正在赴西平太守的路上,曹操就派使者乘快马,把杜畿追回来,改道河东就任太守。
曹丕受禅登基后,封杜畿为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后在陶河试航时遇上大风沉没,杜畿淹死,死时六十二岁,曹丕为之涕泣,追赠其为太仆,谥戴侯。
荀彧:“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其可试之。”
曹操:“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闲然矣’。”“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闲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曹丕:“昔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故尚书仆射杜畿,於孟津试船,遂至覆没,忠之至也。朕甚愍焉。”
陈寿:“杜畿宽猛克济,惠以康民。”“抑皆魏代之名守乎!”
《魏略》:“博士乐详,由畿而升。至今河东特多儒者,则畿之由矣。”“杜畿为太守,亦甚好学,署(乐)详文学祭酒,使教后进,于是河东学业大兴。”
《彧别传》:“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杜畿担任河东太守时,于卫固、范先联结高干叛乱时据守,令叛军无法攻克。其治理河东,努力发展生产,又秉持爱民之心,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