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163—201),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东汉末年将领、官员。沛相陈珪之子。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长。
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
建安初奉使赴许,向曹操献灭吕布之策,被授广陵太守。以灭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又迁东城太守。年三十九卒。其子陈肃,魏文帝时追陈登之功,为郎中。
早年经历
陈登在少年时代就有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群书,为人文雅有文艺气质,旧书跟文章,都能融会贯通。在二十五岁时,被推举为孝廉,担任东阳县长,抚养老人,养育孤儿,视民如子。这时候,有饥荒,担任州牧的陶谦请陈登担任典农校尉,妥善种植谷物,减少饥荒。
图取吕布
兴平元年(194年),陶谦病死,陈登主持由刘备继任徐州牧,倾心拥戴。
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赶走刘备,袭夺徐州,自称徐州牧。陈登在名义上改属吕布,但对吕布为人深恶痛绝,思有以报之。
建安二年(197年),陈登及其父陈珪设法解除了吕布与淮南袁术之间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随后,陈登出使许都,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嘉许,被任命为广陵(原治今江苏省扬州市北)太守。
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治今江苏省宝应县)。他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为了筹划一支精兵策应曹操,他恩威并济,成功化解薜州武装,转为己用。同时,陈登很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便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敬畏又拥戴,在当地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挥军东出,进剿吕布。陈登事先获知消息,由广陵出发,亲率精兵为曹操先驱,围吕布于下邳城。吕布以陈登三位弟弟作人质求和,为陈登所拒绝,反而包围下邳城得更加紧迫。
吕布刺史张弘,害怕被连累,趁夜将陈登三弟放出回到陈登身边。吕布伏诛后,陈登因特殊功勋进封伏波将军,仍为广陵太守,甚得江、淮间民心,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
屡破孙氏
陈登不仅仅是文臣,他在用兵方面也很强悍,广陵郡(治所今江苏省扬州市)地接长江,向来为江东孙策所觎觊。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攻下皖城后,主动向陈登部发难,派东吴大军(主将姓名不详)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在汉射阳县附近)。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
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东吴大军(主将姓名不详)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东吴大军(主将姓名不详)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不久,东吴大军(主将孙权)卷土重来,再次进攻陈登所在的匡琦城。陈登一面派功曹陈矫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
东吴大军(主将孙权)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东吴大军(主将孙权),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降年夙陨
陈登在广陵多年,治政有方,民赖其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陈登转任东郡(治所今河南省濮阳市南)太守(《三国志·吕布传》注引《先贤行状》谓陈登迁“东城太守”,赵一清以为古无“东城郡”,当为“东郡”之误。其说是,今从之),临行时,广陵郡吏民扶老携幼,要随陈登一起北迁。
陈登十分感动,耐心地劝说他们回去:“我在广陵任太守,吴寇频频来犯,总算勉强打跑了他们。我走后,你们不用担心,肯定会有更好的太守来治理广陵的。”百姓们终于被陈登说服,不再坚持。陈登与广陵百姓建立的鱼水深情,令人感叹。
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后病重而“佗不在”(原文),无人可治,溘然长逝,时年仅三十九岁。陈登死后,曹操每每临长江而叹,悔恨不早用陈登的计策,以使孙氏在江南壮大。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追念陈登的功劳,拜其子陈肃为郎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