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平定孟达,智抵西蜀,远征辽东,为魏国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司马懿足智多谋,又能随机应变,为晋朝的建立打下夯实基础。
司马懿击吴获胜后,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受命屯于宛,负责荆州和豫州地区的军政大事。太和元年(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诸葛亮讨厌此人反复无常,有犹豫之意,在此期间消息被透露出去,于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争孟达之战。
司马懿从宛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至京都八百里。司马懿当机立断,同时采取三个行动,一足立即致书孟达,陈述魏朝廷对他的恩惠和信任;二是派人奏明圣上,言明出兵之意;三是司马懿亲率大军,火速登程。此时蜀吴军队尚未反应,孟达只得守城待援。魏军攻城十三日,孟达部将开城投降,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待蜀吴两军赶到之时,孟达早已成为司马懿的刀下之鬼,新城局势已被魏国牢牢控制。蜀吴两国军队,劳而无功,不战而还。
太和五年(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此时,在西线驻守的重将曹真已死。魏明帝比较再三,认为非司马懿不可收拾。司马懿受命主持西线军政大事,进驻汉阳与诸葛亮对峙。司马懿深知诸葛亮思虑深沉,动必有计主张不去追击。魏将大多对长期的防守战略不满,讥笑他畏蜀军如虎。
蜀军撤退之后,魏将认为蜀军不久即可卷土重来,因此,应立即调运粮草,抓紧备战。但司马懿认为,蜀国兵弱力薄,非三年的积蓄不足以发起大的进攻。所以,他部署驻军,不必紧张,应继续实行屯田备边之策,准备应付三年之后蜀军的重大进攻。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直到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才发起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率十万蜀军进逼渭水。渭水北岸是良田沃土,为了不使当地人遭受更大损失,司马懿大胆地渡过渭河,背水结阵与蜀军对峙。针对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的弱点,他仍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想通过时间的延续把蜀军消耗贻尽。两军长期相持,蜀军力量渐渐不支。诸葛亮也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死军中。蜀将只好按照诸葛亮死前的部署,缓缓撤军退回蜀中。声势浩大的第五次北伐,就这样被司马懿拖垮了。
魏明帝召司马懿,令他率兵联合乌丸、鲜卑、高句丽由海、陆远征辽东铲灭公孙渊。司马懿领命点兵四万即刻出发,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又命郡守、典农等地方官吏前往拜见。司马懿发兵北进,经孤竹(今河北卢龙南)、越碣石(今河北昌黎北),直指辽水。司马懿到达辽东之后,命多树旗帜于辽河南岸,虚张声势,造成准备渡河的假象,把对方主力吸引过来。而在暗中却将主力泛舟潜渡,逼近敌营,对敌形成包围之势。众将穿行而过,直逼襄平。敌将卑衍见魏军突然出现在其后方,果然沉不住气了,主动向魏军进攻。
司马懿抓住战机,纵兵激战,三战三捷,大破辽军。辽军退守襄平,魏军乘势进逼,包围了敌之巢穴襄平。同年八月(再拖两个月就下大雪)流星击城,魏军散布谶纬,东国人心狂乱,九月,魏军攻入襄平,屠灭当地十五岁以上男丁,随后乘胜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是年底,辽东燕国平定,司马懿班师回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