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二程的老师,凭一篇《爱莲说》闻名天下。周敦颐被人们称为“濂溪先生”,他的住处、纪念等都被称为濂溪。
地名
周敦颐是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濂溪”既是纪念家乡,又是晚年给门前溪水取的家乡溪流名字。
濂溪,溪流名,源出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莲花峰脚下,西北流入九江市龙开河,最后注入长江。周敦颐晚年移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濂溪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濂溪先生。
濂溪,湖南省道县水名。古称营水,系潇水一级支流。发源于都庞岭东侧县月岩林场天岭冲东北。流经清塘镇、营江街道,至道县县城西关桥汇入潇水。
河流长41公里,流域面积200.84平方公里,坡降9.38‰。水量1.80亿立方米。属长年河,水量小、河道浅,不能通航。以发源于营山得名。
自身要求
从字面意思来讲,濂字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正廉洁的意思,因为周敦颐在当官员的时候非常清正廉洁,总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为百姓纳福的好官。
周敦颐一生居官大都在江西一带,故有机会来到闻名天下的庐山。1061年,45岁的他出任虔州(赣州)通判,上任时途经江州,第一次到庐山,匡庐胜景令他一见钟情。
1065年,他从虔州调任南昌知府,离庐山更近了。这次他再次登庐山,不像上回那样行色匆匆,而是从容纵览。他遍游山上山下,忍不住诗兴大发,在山顶他吟道:“天风拂襟袄,缥渺觉身轻。”
尤其令他高兴的是,他在山北莲花峰下发现了一条美丽的小溪。溪水从山洞流出,蜿蜒曲折,碧澄清澈,与故乡营道的一条溪水竟非常相似。他问当地的田夫野老,得知此溪尚无正式名称。这使他分外激动,当即给此溪命名为“濂溪”(故乡的小溪也叫濂溪),并在此购地筑堂,准备在此终老。他作诗《濂溪港》表明心迹:“庐山我久爱,置田山之阴;山间有清水,清出山心……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名濂朝墓箴。”
原来,将溪水以“濂”命名,不仅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怀念,还为了让溪水日日夜夜告诫自己:要保护清濂的名声(古时濂与廉同音连义)。后来,人们便称他为濂溪先生。
可惜天不假年,周敦颐在此也仅住了一年多,1073年农历6月7日,便不幸病逝,终年57岁。死后葬在母亲郑氏夫人墓旁,这里还有他妻子陆氏、继配蒲氏的墓葬。周敦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永远与庐山不分离。濂溪流水日夜淙淙流淌,陪伴着他。周氏子孙在此定居、繁衍。
为了纪念周敦颐,人们将濂溪书堂改为濂溪书院,并数度扩建,还在陵园附近设置墓田,在溪旁修建周濂溪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