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宋真宗赵恒是个可爱的皇帝,笔者不知其可爱之处在哪?从其一生的经历看,宋真宗是一个胆子小、爱虚荣、又好色的人。宋真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大宋朝的第三位皇帝,本来轮不到他作皇帝,如果按照他老爹赵光义炮制的“金匮之盟”说的办,赵光义死后,就该传位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光义显然不如赵匡胤厚道,他可不愿意那样做,所以就想方设法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即使这样,一开始也轮不到赵恒,而是先由其大哥赵元佐做接班人,可惜这小子是个精神病,后来无法继承大统,赵光义无奈又把老二赵元僖立为太子,这小子命也不济,当太子不长时间就病逝了。就这样,幸运的老三赵恒成了皇位继承人,他还真挺住了,终于在赵光义死后顺利继位。
赵恒当皇帝的经历比较坎坷,他开始作皇帝的时候也不顺利,由于赵光义曾与辽国开战,引得辽国不满,公元999年,辽军大举攻宋,眼看就要打到京城开封城了,刚当上皇帝两年的赵恒哪见过这阵势,在多数大臣劝其南逃的情况下,他匆忙收拾东西,真准备逃跑。就在这关系到大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个说话垮不溜丢的山西人拉住了宋真宗的衣襟,阻止他南逃,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寇老西儿——寇准。
在寇准苦口婆心,连蒙带唬的劝说下,21岁的宋真宗哆哆嗦嗦地开始了御驾亲征,磨磨蹭蹭地踏上了北征的征途。这一路他走得很慢,走得很不情愿,几乎是在寇准等主战派大臣的强拉硬拽之下才磨蹭到澶州城的。当皇帝的御旗飘起来后,镇守在澶州城的前线将士,无不信心大增,斗志昂扬,顿时战斗力提升了数倍,加之宋军误打误撞意外射死了辽军主帅萧挞懒,使得辽军斗志大大降低。
在这种背景下,宋军竟然取得了澶州大捷,成为宋代历史上寥寥可数的几次大胜仗之一。辽国在这种先失主帅,又打败仗的情况下,表现出议和的意愿,宋真宗得知这样的消息,乐的不行,立马迎合。虽然寇准等不愿意宋真宗这样轻易表示赞同议和,但却不能阻止宋真宗。就这样,立国39年的大宋朝在打了胜仗的状况下,与辽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澶渊之盟》。
输了面子的宋真宗回朝后,觉得安全了,便开始总结这次北伐的得失,可他越回味越觉得滋味不对,他也认识到自己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实在太差劲了,风头都叫寇准给占去了,这怎么能行呢?于是,回京不久后,寇准就被以“无大臣体”的理由罢了宰相之职。
只凭这样也不能挽回面子呀!这时善于逢迎圣意的王钦若,建议宋真宗搞一把“泰山封禅”来粉饰太平,撑撑脸面。宋真宗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他也算有自知之明,认为封禅是建有非常功业的帝王,在得到上天所赐的“祥瑞”后,才能干的事。王钦若见宋真宗担心这些,就忽悠宋真宗说祥瑞可人为制造。就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生性懦弱的平庸皇帝开始了尴尬地封禅泰山之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