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帝王的创业史中,朱元璋堪称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父母双亡,身世凄惨。为了糊口,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没有任何资源的创业小白,赤手空拳闯荡江湖,最后拉起一干人马扫平天下。四十岁的时候,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成为元末众多农民起义领袖中笑到最后的人。罗曼·罗兰说过: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今天我们就从朱元璋苦难的身世说起......
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在家里排行老四,在族中排行第八,起名朱重八。他上面三个哥哥的名字依次为重五、重六和重七。他的父亲叫朱五四,爷爷叫朱初一。通过朱家祖辈的名字可以看出来这一家生活在元朝的最底层。
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举当时绍兴乡间为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
据俞樾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而我们之前介绍的陈友谅和张士诚原名分别叫陈九四和张九四。名字原本寄托着父母对子女最美好的情感,这样的权力被剥夺或许影响了朱元璋后来对名字的重视程度。
他本人不仅数次改名,还规定子孙后代的名字必须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比如朱标、朱棣这一代是木字偏旁,而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是火字偏旁。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大明王朝的基业就这样一代代循环下去。因为生活所迫,朱元璋的祖上不断迁居。
先从世居的沛地搬到句容,再迁到泗州。到了父亲这一辈又从泗州迁至濠州的钟离,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朱家以种田为生,然而“农业艰辛,朝夕旁徨”,家里的生计可想而知。尽管这样,朱元璋应该还是有一段非常短暂的读书时光。《明太祖实录》记载: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既就学,聪明过人。
1343年,朱元璋的家乡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噩运没有放过穷苦的朱氏一门。在很短的时间内,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朱元璋和二哥去向地主刘德求情,却被赶了出来。好在刘德的大哥刘继祖心怀慈悲,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掩以三尺黄土,这才葬了家人。(此处宕开一笔:刘继祖也因此后福无穷,被朱元璋追赐为义惠侯。由是荫及子孙,与明朝相始终。)
兄弟二人还来不及消解这巨大的悲痛,又一道难题摆在他们面前:如何活下去?当时旱灾严重,飞蝗遍野,老百姓们只能以草木充饥。大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二哥又天生体弱,没有生计。商量了半天,二哥提议不如离开此地,各自去寻一条生路。临别之际,“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泣断心肠,哀恸遥苍”,34年后,朱元璋亲自写下皇陵碑碑文,短短数语道尽当时的悲凉。
17岁的朱元璋此刻成了“孤家寡人”。走投无路中,邻居汪大娘让儿子领着朱元璋,带着礼物投奔皇觉寺。就这样,朱元璋在皇觉寺剃度为僧。在那样一个年月,连当和尚都要给寺庙送礼走后门,可想而知朱元璋在这里的日子绝不轻松。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生活很快也向朱元璋关上了大门。没过两个月,寺内也断粮了。寺主封仓,遣散僧众。大家各自为计,四处游荡。
朱元璋没学过任何手艺,一无所长,想要依附亲友,又担心自求其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孤苦无依的朱元璋每天只能和自己的影子相伴。饥荒之年,能讨到一口吃的太难了!朱元璋每天早晨站在高处张望,一旦看到有炊烟就急匆匆地赶过去化缘,到了晚上,如果遇见有寺庙就太幸运了,至少能暂时栖身一晚。不过,这种情形实在太少了,绝大部分时间朱元璋都只能风餐露宿: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到了合肥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幸得两位好心人相救捡回了一条命。此后他一路经过光州、固州、汝州、陈州、颍州等地,于1348年又回到皇觉寺。在外流浪的三年,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他走遍各地,看到的都是民生多艰;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在这乱世之中,为了活下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无疑重塑了朱元璋的性格。
因此三年后再回到皇觉寺的朱元璋已经涅槃重生: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1351年,元朝因治理黄河引发民变,一时间烽烟四起。郭子兴与孙德崖也在濠州起兵。元朝将领不敢进攻,便每日抓良民邀赏。朱元璋的儿时好友正好来信邀他参加义军,犹豫不决时,消息走漏。迫不得已,朱元璋打点行囊,投奔郭子兴。此后,朱元璋从普通一兵做起,出生入死,步步为营。历经十五年,终于扫灭群雄,傲视天下。
在15年的征伐中,朱元璋能跨过创业路上的一道道障碍,和他苦难的经历不无关系。甚至在他坐拥天下之后,仍能克勤克俭,带领饱经战乱的王朝走向洪武之治,没有曾经的苦难,又哪来这份定力。因为苦难,他知道民生多艰。无论是打天下还是后来坐天下,朱元璋多次减免受灾或受战争影响的老百姓的赋税。后来还多次在全国范围内蠲免租税。因为苦难,他知道为奴者的不幸。
朱元璋通令全国,地主不得蓄养奴婢,所养的奴婢一律释放为良民。凡因饥饿而典卖为奴者,由朝廷代为赎身。因为苦难,他极其勤勉。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处理国事计3391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仅此一端,即可想象他是多么勤奋。因为苦难,他极其好学。朱元璋从小没有太多的读书机会,但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从军后,到称帝晚年,他一直保持勤奋好学的作风。作战之余,理政之后,他常常请儒生讲述经史。
经过几十年的刻苦自学,他不但能写手札、军令,还能写诗作赋。因为苦难,他极其节俭。朱元璋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当了皇帝后,他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轿子时,按规定应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
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此制衣服所遗,用缉为被,犹胜遗弃也。”当然,因为苦难,朱元璋对人过于苛刻,而且多疑,导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部将大多无法善终。苦难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恐怕只有经历者本人最了解。朱元璋称帝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拜祭祖坟,立《御制皇陵碑》。可是看了碑文之后,朱元璋很不满意,认为“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于是亲撰碑文,重立新碑,特意记述自己艰难的身世,让后人明白朱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昌盛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