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故事,相信大家都是听过的,很多人在小时候的课堂上就学过了,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时期,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野心非常明显。可是司马昭的野心都已经那么明显了,他却一直也没有称帝,而是在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司马炎推翻了曹魏政权,称帝后建立了晋朝。司马昭有着那么明显的野心,也有着足够的实力去篡夺政权,百姓和大臣们也都认为他有一天会夺取政权,可是他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这样做呢?
三国后期,曹魏政权基本上已经被司马氏所掌控了。曹芳刚开始即位时,由司马懿和曹爽同时来辅佐朝政,后来司马懿十分看不惯曹爽,于是就派人暗中杀害了曹爽,自己掌握了全部大权。后来司马懿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手了他的的职位,朝政大权还是操控在司马家的手里,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了曹髦,后来司马师也死了,大权又全都落到了司马昭的手里。从司马懿、司马师一点点清除魏朝的左膀右臂,到司马家可以随意的废除皇帝,司马氏早就操控了魏朝的政权。
司马昭生性阴险,而且有着很大的野心,他独揽着曹魏的政权,虽然真正的皇帝是曹髦,但是曹髦却一点势力也没有,所以他很忌惮司马昭,一直都忍让着他。直到有一天,曹髦再也受不了了,所以他就召集来了众多的大臣们,一起商量对付司马昭的计策,可是这些大臣都认为司马昭的势力太大,跟他对抗就像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们一致劝阻曹髦,希望他可以继续隐忍下去。可是曹髦再也忍受不了了,他决定要拼死一战,于是就带了几百号人杀去了司马昭的府上,本想来个突袭,谁想到竟然在路上就碰到了司马昭的亲信,双方很快打的不可开交,最终曹髦被杀死了。
就这样在短短的十一年里,司马家先后消灭了曹魏政权的两位皇帝以及一位权臣,这样的行为早就让那些依然忠心曹魏的大臣们心生不满了,如果司马昭贸然称帝的话,无疑会引起朝廷大臣的强烈反弹,很容易就会造成朝局的动荡,不但称帝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一个不小心,父子三人十几年的努力或许都会烟消云散,所以司马昭不敢去冒这个险,他得等到时机成熟了以后才能下手。
还有就是司马昭掌权的时候,蜀汉政权还没有被消灭,他们还经常性的北伐,侵扰曹魏的安定。外患还没有根除,敌人依然存在,如果果这个时候司马昭贸然称帝的话,那些忠于曹魏的大臣很可能会联合蜀汉,双方里应外合的来对抗司马昭,到时候这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所以蜀汉没有被消灭之前,司马昭也是不会贸然称帝的,他要等到能够万无一失的时候再去称帝。
再有就是司马昭当时的地位已经非常崇高了,他没有必要非去称帝来承担一身的骂名。那时候的司马昭,虽然不是皇帝,但是早已享受了皇帝的权力,称帝这件事,其实已经可有可无了,而称帝虽然能够带来皇帝的的美名,但是带来更多的其实是乱臣贼子的骂名,因为司马昭一直是以曹魏臣子的身份掌握着权力,如果他称帝是一定会带来乱臣贼子的骂名的,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倒不如留给自己的后代去做。
后来司马昭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代替他称帝建立了晋朝,然后追封司马昭做了皇帝。小编觉得,司马昭虽然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政治家,因为面对皇帝这个宝座的诱惑,他却能压抑住自己的渴望,坚决的不去称帝,而是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政治资本,让晋朝建立的名正言顺了一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