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人敬仰的袁隆平先生去世了,享年91岁。虽然很希望这次也是假新闻,但官媒们的连接报道,还是让人不由得相信袁隆平先生真的已经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先生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同行评价他说:杂交水稻过程中的每一次关键转型升级,都和袁隆平有密切的关系。而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上的成就,也养活了14亿中国人,我们每天吃的白米饭中,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袁隆平先生有关。
在缅怀袁隆平先生的同时,我们不妨简单了解一下,袁隆平先生所从事的杂交水稻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业,通过这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他究竟有多伟大。
杂交水稻其实是水稻育种的一种方式,而水稻育种早在11000-9000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培育了。不过,当时的人们驯化水稻的方式比较简单,那就是让其自然生长,然后从种子中挑选出穗大、粒重的个体当作种子继续种植,就这样经过一代代的选择之后,就将野生水稻驯化成了水稻。
但是这样的育种方式有明显的缺点,由于水稻雌雄同体,雌花和雄花能够自己授粉,导致水稻长期以来都是自交繁殖后代。自交繁殖其实是近亲繁殖的一种,我们知道有利的基因大多是显性基因,致病基因大多是隐性基因(否则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所剔除),自交繁殖后代之后,就会导致水稻后代性状分离,不利的隐性基因开始表达出性状,以至于原本高产的种子在经过多代种植之后就会出现减产现象。
另外,自然界中水稻拥有多种不同的性状,比如:矮杆水稻扛倒伏,抗病性强的水稻,穗大粒重的水稻等,由于都是自交繁衍,导致这些优良的性状无法集中在同一个个体身上,这就是于古代的水稻产量普遍不高的原因。在我国刚成立之初,水稻平均亩产量200公斤左右,而现如今袁隆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在试验田中取得了一年双季1500公斤的优秀成绩。
杂交水稻,就是打破自交授粉,利用别的个体进行授粉。比如:豌豆也是自交授粉,孟德尔在做豌豆实验时,将一部分豌豆的雄蕊摘除,然后用其他个体的雄蕊为该花的雌蕊授粉,从而完成杂交实验。
但是水稻却无法这样操作,原因很简单,水稻的花非常小,而且非常多,一株穗上会有几十朵花。另外,水稻花的开花周期非常短,只有短短几个小时,还都是在最炎热的中午时。不仅如此,水稻花开花时间并不一致,同一穗上的花可能会间隔几天再开。
这就使得使用人工一朵朵去除水稻花的雄蕊,工作量会非常大,仅靠人力非常费劲。不仅如此,如果其中一部分雄蕊没有去除干净,或者不小心将雄蕊碰到了雌蕊的柱头上,不仅导致工作白费,还会导致整个项目的样本被污染。
想要杂交水稻,首先就要对水稻的雄蕊进行阉割,当雄蕊无法授粉时,此时就可以让别的植株雄蕊进行授粉,从而实现水稻的杂交。
也就是说,雄蕊不育是杂交水稻的第一步,而这一步也是袁隆平率先发现,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在一个农场中发现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然后将它写成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而这篇文章对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意义非常寻常,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事业才开始发展。
想要杂交育种,就要获得稳定的雄蕊不育个体,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千百次的实验之中,终于找到了一种天然雄性不育个体,这些个体的雄蕊不会发挥作用,但雌蕊却可以受精。
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个体(不育系)之后,它们就能够和其他正常的水稻进行杂交,培养出优良的性状。但问题是,一旦雄性不育个体的雌蕊与别的雄蕊授粉成功,那么它们生育的后代就是正常的,也就是雌蕊和雄蕊又会自花授粉,而这必然又会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造成减产。
但袁隆平又发现了一种水稻,该水稻的雄蕊虽然能够使得雌蕊授粉,但是雌蕊授粉后生产的后代全都是雄性不育性个体,也被称之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当所有的原材料都准备好之后,袁隆平就利用三系法杂交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良的种子,提高了我国的亩产量。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袁隆平先生的部分贡献而已,三系法育种也只是杂交水稻的其中一种育种方法。
事实上他和他的团队在我国杂交水稻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上,都曾出现过。也因此他被称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一点儿也不为过。
袁老曾经对记者说:你年纪轻你不知道,真的会饿死人,我就见到过。
记者问他,你是不是害怕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
袁老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现如今我们确实已经不会再饿肚子了,即使是贫困家庭,每天也都能吃上白米饭,可是袁隆平先生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