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周朝的共和时代是在哪位王时发生的

周朝的共和时代是在哪位王时发生的



据史学家司马迁说,中国自黄帝时代以来,都有确切的纪年,但各自资料不同,纪年的说法也不统一,甚至模糊不清,因此在司马迁鸿篇巨制的《史记》里面,便没有把这些不统一的纪年记录下来,随着后来历史的变迁,这些不统一的纪年也就渐渐湮没失传了。

在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件——“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召公、周公行政,号曰:共和。

中国历史准确年代自此开始。国人暴动的起因很简单,那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

当时在位当政的周厉王刚愎自用,残酷地压迫人民,人民怨声载道,“厉王虐,国人谤王”。周厉王的卿士召穆公告诉厉王:“民不堪命矣!”——成语“民不堪命”由此而来,人民受不了暴虐的政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厉王下令,让卫国的巫者(特务)监视那些敢于行使自己话语权的国人,有胆敢诽谤厉王的,一律杀头;人民心里怨恨,却什么话也不敢说,大家在路上相遇,只能互相看看,用目光交流,——“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可见当时王虐民怨的残酷现状。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国人发起了暴动,周厉王被迫逃出王宫,“出奔与彘”,实际就是流放,召公、周公行政。这一年为中国历史上的“共和元年”。“共和”的本意就是由一些大臣共同执政,求得和谐与和平。自此,中国进入信史时代。

周厉王对万马齐喑的状况洋洋得意,对召公说:“我能够阻止诽谤,大家都不敢再说话了。”于是这个叫召公的人力劝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并从正反两方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防民之口有大害,使民畅所欲言有大利。他的说理有喻有证,恳切有力。但周厉王根本不听召公的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周厉王不听劝谏,施暴于民,最终被民流放,实乃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官逼民反、国人逐君,实属必然。记录这段历史的《召公谏厉王止谤》对举叙述,互为因果,揭示出国泰安民、爱国爱民的道理。

人人具有话语权,而人人特别是普通民众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历代帝王对民众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一向不敢掉以轻心,甚至谈虎色变。周厉王当然不例外,只是他变本加厉,超越了民众忍受的程度,民众揭竿而起,赶跑了暴虐的周厉王。

而召公的谏言,阐述为政做官必须注意民众的利益,重视民众的意见,这是进步的民主意识,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是很宝贵的,值得称道。

周厉王被流放的那一年,是鼎鼎大名的“共和元年”,又是中国信史端口,这不是巧合,可以这样认为,厉王被流放,在当时是一件非常的大事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426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