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

张飞真的是莽夫吗

张飞真的是莽夫吗



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凡提到对张飞的评价,世人脑海中闪现的大多会是“猛男憨汉”的印象。在罗贯中的笔下,“猛将兄”张飞不仅长相霸气唬人,而且脾气暴躁,说话办事毛毛糙糙,经常酗酒闹事,给刘备捅了不少的“篓子”,活脱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愣头青、无脑莽汉。但根就正史记载,张飞却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智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张飞与关羽、马超、黄忠、赵云“挤”在同一篇列传中,其中有关张飞的记载只有区区926个字。尽管陈寿惜字如金,但对张飞的一生却进行了高度凝结的概括,其中谈到“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此段讲的是张飞的“猛”,跟演义中的描述别无二致,那么“智”又在哪里体现出来呢?同样在原文中,有两段关于张飞“智”方面的记载:

其一发生在曹操南征荆州,刘备闻讯东逃,时当公元208年。“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面对汹涌而至且几倍于己的曹军,张飞此刻保持了一颗极为冷静沉着的心态,大玩“心理战”,颇有些“空城计”的意思:“将二十骑拒后”,意在迷惑敌军,使敌军误以为张飞背后有大军埋伏,引诱其进入可能存在的包围圈;“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则是在主动挑战,大煞曹兵的锐气。果然,曹军在张飞迷惑加恐吓的“秀”下踌躇、犹豫了,“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从而为刘备的逃窜赢得宝贵时间。

其二发生在汉中争夺战中,时当公元215年。“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我们通常会以为张飞作为一名猛将,只懂得在正面遭遇战中大砍大杀,奋勇直前,殊不知原来他也会用计使诈。从这则记载中,我们看到张飞深谙“兵不厌诈”的精髓,懂得通过偷袭的方法来击败对手。由此可见,张飞绝非只是一名赳赳武夫,反而确实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智将,深谙用兵之道。

其实张飞不仅有勇有谋,而且还懂得收拢人心,很明白通过“心理战”来收复降将,以取得战场上不能靠硬取获得的成果。比如原文中还有“义释严颜”一段,对同样忠贞、刚烈的严颜,张飞表现出相惜相敬的态度,由此可见其度量的宏大: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不过张飞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缺陷,正是这“致命伤”给他带来被杀的悲剧,这个“致命伤”便是残暴好杀。原文中称“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

虽然同为猛将,但张飞与“二哥”关羽的性格大相径庭。关羽性格孤傲,非常爱护手下的士兵,但对士大夫却动辄凌辱;而张飞却对士大夫尊敬有加,但对手下的士兵却异常苛暴,动辄挞杀。对于张飞“刑杀过差”,刘备不无忧虑地告诫张飞要学会收敛,但张飞的却把“大哥”的忠告当成“耳旁风”(“犹不悛”),最终为部下张达、范强的暗杀行为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猛将兄”张飞非但不是一位有勇无谋的莽夫,反而是一位有勇有谋、深谙兵法与心理战的“智将”,只可惜由于他的苛暴好杀,最终却落得身首异处的悲剧,实在是令人唏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370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