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是一个大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整个三国中,他的英雄形象被低估了,厚道,大气,有战略眼光,爱交友,是个豪杰,东吴之最大功臣之一,三国演义里他被掩盖了,被用来衬托诸葛亮,周瑜和关羽了,第一厚臣英杰。他是赤壁第一功臣,促成孙刘联盟的核心关键人物。
鲁肃是一个有大谋略、大才干的人,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干家。鲁肃这一生,呕心沥血的就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孙刘联盟,没有鲁肃大力促成,孙刘联盟就不会存在,没有孙刘联盟就不会有赤壁之战,没有赤壁之战就不可能有之后的天下三分,也就不可能有三国了。所以说鲁肃是个真正的高人,甚至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鲁肃最大的功绩就是促成了孙刘联合(在刘备方面则是诸葛亮促成此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否则,单凭周瑜,东吴能战胜曹操吗?另外,再看一下后来东吴的战略,就知道孙权还是采用了鲁肃的战略,自从东吴再次与蜀汉联合后,双方再未交战,而是联手对抗曹魏,可见鲁肃的战略影响了东吴政权的后期决策。由此可知,鲁肃虽未在某场战役中扬名,其实他的才能和功绩更胜于其他三人。
周瑜死前推荐鲁肃继任,他俩志同道合鲁肃的才华出众。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可见鲁肃的能力,而作为露宿挚交的周瑜必然清楚这一点。而在孙权看来吕蒙之所以胜于鲁肃,由于在荆州问题上鲁肃主和,而吕蒙最终擒关羽,夺荆州。借的荆州不是六郡全出去了,借的城很少;还有关于鲁肃的英勇,单刀赴会实际是关羽请鲁肃,鲁肃一个人去了然后把关羽奚落了一顿。
在周瑜初引荐鲁肃给孙权的时候,肃曾和孙权有过一次长谈。谈话的内容便是如同诸葛亮隆中对一般的战略谋划,先取荆州,再夺益州。而此时和诸葛版隆中对的区别也就出来了,鲁肃所主张的也是二分天下,在这一点他和周瑜可算志同道合。
周瑜在赤壁后一年多便死了,也许鲁肃主张先联刘抗曹,但由于前两点原因,周瑜也必定会推荐鲁肃。他是荆州战略顾问,实现了南方联盟荆州古称“江陵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时期,因其所处的战略地位,更为显著。
刘表新卒,鲁肃即劝告孙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从曹操南取荆州到鲁肃、诸葛亮相继为孙刘联合抗曹奔走游说,这些都是孙权刻意希望刘备占据荆州成为对抗曹操前哨战的表现。
关公守荆州,前后有十年时间,后诸葛亮进川,关羽单独镇守荆州也有五年之久。关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守住了荆州,巩固了刘备这个至关重要的根据地,刘备才有可能西取益州、攻占汉中,成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一方。由此可见,最早制定孙刘联盟,不是刘备,而是孙权、鲁肃。
孙权、鲁肃结好刘备,是想利用刘备在刘表及荆州军民中的声望,共同抗击曹操。鲁肃是诸葛孔明知音,诸葛亮非常欣赏他有得必有失,鲁肃之才,不亚于诸葛。鲁肃的第二方案是南郡刘备以“树曹之敌多己之党”;而诸葛亮的第二方案则是在刘备死后订立《中分天下盟》,与孙权联手北伐。
鲁肃与诸葛亮一前一后分别选择的第二方案,才是三国战局真的主导,这其中虽然穿插了周瑜西征、刘备借南郡、襄樊之战、夷陵之战等等重大事件,但最终从孙刘联盟回归于吴蜀联盟,由此看来,《中分天下盟》中所述的战略,才是三国时期的主导,这一战略分别发韧于《榻上策》与《隆中对》,巩固于孙刘联盟,最终定型于《中分天下盟》这一纸盟文中。
鲁肃提出《榻上策》时是建安五年(200年),不可能预料到刘备居然能在天下大势已经渐渐明朗之时独树一帜,成为有力量逐鹿天下的一方诸侯;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也无法预料到庞统身死、关羽大意失荆州之事。鲁肃、诸葛亮彼此提出的战略构想虽有冲突,但依然无愧于一流谋略家之名,之后二人对战略的修正,则益显其明。
如果孙权、刘备从最开始就能完全依照二人的战略行事,孙刘联盟很可能会更有一番作为。是一位高瞻远见的战略家鲁肃,在刘备借机取得荆州之后,劝说孙权“多树操之敌”,这才有了孙吴对这一事实的默认态度。此后他继周瑜之后镇守孙吴上游,也是从不计较关羽的傲慢,只是从维护两者联盟的大局出发。
鲁肃死后,继任者吕蒙和周瑜的思路一致,于是有了袭取荆州之举,当然看不到荆州重要性的一介武夫关羽本人也是给对方机会。荆州一失,西蜀不可避免地一撅不振,直至灭亡,而上游要障尽失的孙吴也只能在陆抗死后,王濬的楼船下一片降幡了。
很多朋友都觉得周瑜如真的杀死刘备,那对孙吴很有帮助。但实际上,从刘备脱离曹操开始起,再想杀他就很困难了。周瑜对刘备起杀心,不要说实施的难度很大,只要想像一下真的杀了刘备后,刘备手下的忠心旧属会如何和孙吴作对,就知道周瑜的这一想法会让曹操多么地高兴了。对刘备的态度,周瑜和鲁肃恰成鲜明对比,一个置于死地后快,一个“多树操之敌”,孰高孰下,当一目了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2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