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中加中外政治历史。为了迎合此旨意,有一次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因粗略知道拿破仑与中国的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猛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拿破轮论》。出题的考官赶时髦,可来自全国的八股考生哪里跟得上?于是闹出了笑话。
一位考生一开笔就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
所以翻译如下:那项羽,是一个力能拔山的盖世英雄,难道连一个破轮子都不能拿起来?况且破轮子自然会被人修理而恢复,又怎么能被项羽去拿呢?
这个故事经不器起推敲,因为科举是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于1906年正式停的。最后一场科考的题目网上都有,绝不会这么简单。因此,故事还有个版本:
民国初年,某学堂招考新生,作文命题为《项羽拿破仑论》。有某生者,于拿破仑素无所闻,见题后极为惶惑,继而忽有所“悟”,遂奋笔疾书,为文曰:
夫项羽,乃拔山盖世之雄,岂有一破仑而不能拿乎?非不能也,实不必也。
彼破仑,为何物?其大几许,其高若干?纵或挡道,乌骓但扬蹄,项羽即可过焉,何需下马将其移开,而后再行?岂不多此一举乎。
退万步言,欲将其去之以利行军,然则彼一破仑,百数斤而已,令一、二士卒足以胜之,而何须劳项羽屈主帅之尊躬自动手乎?于情于理,无乃不合也!
基于上述,余以为:项羽不必拿破仑。
为文至此,本当收笔,然意犹未尽,砚有余墨,卷有余纸,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不揣冒昧,斗胆向命题先生进献数言:
以“项羽拿破仑论”命题,其造诣之意,新则新矣!然遗词炼字,似略欠之。何哉?盖用“拿破仑”三字也。“拿”,系白话;“破”,文言当曰“敞”;至于“仑”与“轮”则互无通假——余揣度再三,方悟先生之用意,乃敌车为项军所破,其“轮”与“车体”分离,安然不止余“仑”也!费解!费解!!
统观此命题,文白夹杂。先生虽用心良苦,然实属似通非通。愚生不敏,未敢敬颂高明也。打油诗一首,幸先生垂听:
欣然应试入场来,命题离奇复怪哉;但愿细流能容海,勿抛不才孙山外。
此一奇文,当时使为笑谈。不过,此文虽谬,且亦颇有章法,抄奉诸君,以博一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jindaishi/31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