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开篇描写女娲补天传说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红楼梦》开篇描写女娲补天传说有什么意义?
红楼梦一开始就展开了一个“石头补天”的神话。这个神话有几个特点值得咱们深入思考。首先是“补天”,为什么要“补天”呢?天如果是完整的、完好的,需要补吗?肯定不需要补。也就是天不完整、或者说天不那么完好、不那么完美,所以才要去补它。
那么补天的方式是什么呢?按照小说的描写是用石头去补天。这大概是根据的是女娲补天的那种神话的传说。那么补天的方式是什么呢?是用石头去补天。
石头原来是没有性情的,用一块毫无性情的石头去补天去,小说描写偏偏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却禀赋了感情。就是补天的那些石头没有感情,但是剩下的那块石头却禀赋了一种很特殊的感情。
所以这里产生的都是种种的悖论。但这个悖论是有来历的,这个来历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但不管怎么说,小说家活用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它构成了一种悖论。
天不可补,但是却不得不补。补天以后剩下的那块石头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但是居然也禀赋了感情,在那“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恰恰又被抛弃在了所谓大荒世界,无稽世界,大荒无稽的世界里,那个大荒无稽世界的青埂峰底下。
大荒无稽的世界是荒诞的世界,虚构的世界,而“青埂峰”是什么呢?《红楼梦》非常喜欢用一种谐音修辞法,修辞中讲一种谐音嘛,“青埂”就是“情根”,就是有情的那个根,根的所在,所以到了那个地方,石头都禀赋了感情。
所以石头一旦被禀赋了感情,就再也不满足被抛弃在大荒无稽世界里,所以愿意到花花世界去走一圈去了,于是就被一个最无情的一僧一道带到红尘去了。
咱们知道僧道在现实社会当中是属于无情的一方,是要割断情根的这一方,四大皆空的这样一种人才是僧和道。但恰恰被四大皆空的僧和道给携带到红尘中去了,所以一系列的悖论,这就构成所谓《石头记》。
石头经历一番游历以后又回归到大荒世界,这就构成了小说的整体结构。小说的这个整体的结构是值得加以深入地思考的。小说中写这一僧一道记载下来石头上的故事,也就是石头一生的经历据说也就是《红楼梦》小说完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什么呢?
通过一僧一道加以记录的故事,而这一僧一道一记录这个故事以后。小说里有几句话是值得深思的,写到:“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有的人认为这四句话是《红楼梦》的一个总纲,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它体现出《红楼梦》故事独特的哲理的根源,或者说一种哲理的思考。第一个层面,“因空见色”,见是表现出来,从“空”的地方表现出一种色来。
按照宗教的说法,佛教的说法,“空”就是空无一物的世界,“空”是咱们之所以来的那个世界,原来的那个世界是空的,那么从空的地方表现出一种色来,是“因空见色”,表现出一种“色”来。而这个
“色”是什么呢?就是这种物质世界,咱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事事物物,这就是“色”了。“色”从哪来?从空中来,怎么从空中来?
从空表现出来,它和“空”是有着深深不已的内在的联系的。那么这是第一步,“因空见色”。所有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来源于“空”,有了“空”,也就有了世界上的事事物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6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