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一直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封建社会教条化的环境中,西游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这样一部旷世名著,确实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就故事情节来说,阅读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纵观整个西游故事,会让人感觉到西游记作者的怪癖、荒诞,甚至是逻辑上的漏洞百出。
那么,《西游记》凭什么可以成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呢?我们不妨先来探究一下西游记的“主旨”。西游记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众说纷纭的,甚至还有人说,西游记根本就没有主旨。
大致而言,主流的说法,大概有以下十类吧:
1) 搞怪说。(恶搞历史上的玄奘法师), 滑稽搞笑, 并无寓意。
2) 宗教说。是一本宗教小说, 讲的是佛道并重, 或是以佛证道。
3) 炼丹说。讲的是丘处机道长(或其他道士)的炼丹口决。
4) 谤佛说。看起来是在讲修佛, 其实是在讥讽、诽谤佛教。
5) 修心说。心生则魔生, 心灭则魔灭, 讲的是收心养性的学问。
6) 养身说。讲的是气功口诀, 养身怯病(魔)之道。
7) 讽刺说。讽刺官场腐败。
8) 揭露说。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
9) 惩恶扬善说。
10) 反映人民斗争说。
都是有些道理的。但究竟是什么,各派却都各执己见,甚至是相互攻击,古来有之。道士说,这部书讲的是金丹妙诀,教你怎样修仙;和尚说,你扯淡,这部书分明讲的是禅门心法,教你如何成佛;秀才说,你更扯,这其实是一部证心诚意的理学书。
对不对,不妄加评论。但我们至少可以这样反问:西游记是因为教你怎样修仙,才成为名著的吗?西游记是因为教你怎样成佛,才成为名著的吗?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她成为了宗教经典,也绝不可能成为文学名著。还有的人说,西游记就是个儿童读物,小儿科。很遗憾,世界上无论那个地方那个时代的儿童,都难于去阅读这本书。作者在写西游记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顾及到儿童的感受,这不是为孩子们写的。
所以,西游记既不是佛家经典,也不是道家经典,也不是儿童读物。因为这些东西,与名著的距离还很遥远。那么,她是什么呢?她只是一部小说,一部神魔小说,一部明朝时期超长的白话YY小说。小说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让人娱乐的,不是说教的。娱乐中反映的是人性、是社会。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来自现实社会的投影。
西游记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任何神话故事,毕竟都是“人间幻象”。他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真实人间的炎凉冷暖,折射着现实社会的千奇百怪。虽然神话都是编造虚构的,但虚构它的作者,却并不会脱离他真实的生活环境。于是我们看到,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就只会被想象成坐在龙椅宝座上的典型东方帝王的样子,而绝想不出坐在四轮战车上飞行的西方上帝的样子。
同样,西游记里的天宫,也只可能被描述成超豪华的东方帝王的宫殿,而绝不可能会想像成西方圣经里所描述的天堂的样子。西游记里的各路神仙,也只会想象成班列两行论资排辈的肥头大耳神,却不会想出为众受苦赎罪钉在十字架上痛苦滴血的耶稣。因为西游记的作者,他只可能根据他真实的生活环境,来编造他幻想中的神仙世界。
无论他多么离谱的虚构,也终究摆脱不掉那处处来自现实社会中的影子!所以作者最终以极其巧妙的神话手法,写尽了人世间的种种幻象!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游记》才真正堪配名著经典。
或许有的朋友要说,西游记是古代的人写的,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人的东西,恐怕会产生偏差,恰恰,这正是作者的伟大之处,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唯一不变的,才是人性的永恒。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6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