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今天读起来,似乎像个绕口令,那么,它究竟该如何解释,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原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孟子的这句名言,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鉴赏:孟子的意思是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就真是不知羞耻了。”他认为人最大的羞耻莫过于不知羞耻的羞耻。此外,他还说,“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出仕为官,“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万章下》)名声超过了实际,就有沽名钓誉之实;在朝为官,自己正义的主张得不到实现,就有在其位不谋其政之嫌,这些都是值得羞耻的事。可见,孟子的羞耻之心涉及道德、行为实践。
孟子之所以推崇羞耻之心,是由于他认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公孙丑上》)羞恶之心就是羞耻之心,是人性中善端之一,是义的萌芽。没有羞耻之心,也就发展不出义这一德行,而“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告子上》)义就是人行为的准则。由此可见羞耻之心在孟子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孟子曾大声感叹:“耻之于人大矣。”(《尽心上》)他认为,人只有具备羞耻之心,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做大小事情之前,都以道义来作为是否可行的标准,如果合乎义行,哪怕是接受一个国家都是可以的,如果不合乎义行,即使是一筐饭、一碗汤都是不能接受的。在孟子看来,如果能以此行事,那么人们也就不会遭受什么耻辱了。知耻不仅是免于受辱的关键,还是一个人进取的动力。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意思是说,不以不如别人为羞耻,又怎能赶上别人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知耻近乎勇。”知道耻辱就是近于勇敢了,因为知耻就会尽力避免受耻,就会产生上进的动力。孟子对羞耻之心的重视,成为后人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道德原则,人们津津乐道的“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士可杀,不可辱”等言论,无一不是对“人应该具有羞耻之心”的注释。
人是高级动物,与其它普通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羞耻心,人从原始状况开始,虽然还非常愚昧贫穷,但已经就有了本能的羞耻感,懂得遮羞,知道本分,而且能够按照团结协作,均分食物,不多吃多占,不拿别人的东西,不欺负老人,妇女和儿童等等。
如今的时代,已经让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当文明的时代,知耻,应该是一个民族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它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知耻而后勇”,知耻而自尊,知耻而知不足,知耻而有所作为,甚至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因为落后而感到羞愧耻辱,做正做好做强自己,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跻身于天下强国之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6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