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农历新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它意味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在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新年是一年农业活动的终止,并且为新一年的农业活动做好了准备。人们往往在这一节日中祈求未来一年的顺利平安,远行的人也在这个时间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那么,除了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过年的传统和习惯外,少数民族又有什么样的过年习俗呢?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历史和今天,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藏族同胞过新年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正如我们熟知的,藏族同胞所用的历法与我们今天的历法不太一样,既不是按太阳计算时间的阳历,也不是传统汉族使用的的阴历。因为西藏地区文化氛围比较特殊,各地区之间所使用的纪年方法并不太一样。我们在这里笼统地称呼为“藏历”。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也并不是完全不同的。
敬献琪玛和青稞酒
藏历新年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中比较特殊,他们的新年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是包含了很多的法会活动在其中的。在很多地区,连七八月份的赛马会也被称为“小年”。一般的藏族同胞会在藏历腊月前后准备新年所需要的物品,等到正月初一也就是藏历新年的到来,藏族同胞就聚在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藏族的青年男女会手捧一种名为“琪玛”和青稞酒进行庆祝。他们会先向年龄比较长的长辈敬献琪玛、青稞酒来拜年。“琪玛”的形状像斗一样,里面盛放着酥油做的彩花板(现在就常常用彩色的木板代替),有地地方还会用酥油做成绵羊头的形状(现在也多有瓷器代替)。
之所以要进行献“琪玛”的活动,是因为在藏族人民的心中,“琪玛”象征着五谷丰登、牛羊兴旺,是一个吉祥的预兆。长辈会在“琪玛”沾取后向上弹三下,放一点在嘴里,然后用无名指沾青稞酒向上弹三下,然后喝三杯酒,讲出“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祝福语。至于为什么要向上弹三下,有些不同的认识。有人指出是表示想三宝“佛、法、僧”致敬;也有人认为是“天、地、人”三者致敬。
煨桑祭神
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习惯。例如在安多藏区,正月初一起来的第一件事是要去“拉则”煨桑,祭祀神明。他们常常以第一个去“拉则”煨桑的为光荣的象征,等到第一个煨好了桑,变向四周吹响象征吉祥寓意的白色海螺,或者鸣放鞭炮。藏民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让神明听到他们的祈祷。
祭完“拉则”之后,各家回到自己家中吃早饭,一家人按照长幼有序的次序做好,开始拜年的活动。他们通常先给佛磕3个头,然后向长辈磕3个头,向哥哥或者姐姐磕1个头,然后才能动筷子吃饭。吃过早饭之后,他们会到村子中年级最大、辈分最高的人家中拜年,然后就整天不再出门,只在家中与家人欢聚了。
藏历新年的禁忌
藏历新年也有一些禁忌的行为,比如安多藏区的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禁止扫地,也不允许挑水,女子不能做针线活儿。这和汉民族为主体的农历大年初一的很多习俗有相似之处,传统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讲究不许倾倒垃圾、不许动用刀、剪子等尖锐物品。但是有些地区并没有这些禁忌,比如某些藏区的人们争相以第一桶水为吉祥的象征,认为第一个打到水的人是有福气的。
由于历史上藏民族和汉民族的交流十分频繁,因此,很多汉民族的习惯影响到了藏族同胞,他们的新年虽然与农历新年在日期上不太一样,但他们吸收了很多汉族的年节习惯。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尊重藏族同胞在本民族传统节日的习惯,共同丰富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新年习俗文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