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原本》(希腊语:Στοιχεῖα)又称《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它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
欧几里得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这一方法后来成了建立任何知识体系的典范,在差不多二千年间,被奉为必须遵守的严密思维的范例。这本著作是欧几里得几何的基础,在西方是仅次于《圣经》而流传最广的书籍。
自欧几里得成书之后,《几何原本》靠手抄传播了六七百年,各版本难免互不统一,错误甚多,历史上第一位女科学家希帕蒂亚与父亲塞翁花费了大量精力,找来所有版本,相互参照比较,对其差异之处仔细琢磨,最大限度还原了欧几里得的最初版本,同时他们还做了大量的文字加工和评述工作,父女两个合力完成的《几何原本》修订版是1808年以前所有各种版本的源头,影响深远。
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以用宗教为统治工具,逐渐把数学、哲学、教育等都置于宗教的控制之下。415年,因担任新柏拉图学派的首领不愿信奉基督教,希帕蒂娅被暴徒打死在亚历山大城街头。罗马人占据历史舞台的1100多年里,没有出现过一个罗马大数学家,也没有将《几何原本》译成拉丁文。
时代更替,阿拉伯帝国崛起于641年,并征服了埃及,给埃及亚历山大里亚保留的希腊文明致命一击。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后来阿拉伯帝国竟成了中世纪科学文化的中心,他们在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等地设立机构,延揽人才,翻译、注解、研究希腊和印度等地的科学遗产。公元800年左右,他们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获得一部手抄《几何原本》,很快就把它译成了阿拉伯文,并把它奉献给当时的国王。此后,又有各种译本出现。
从此,《几何原本》广泛传播于欧洲与西亚大陆,并开始迈出向东亚传播的步伐。1258年蒙古军占领巴格达,建立伊尔汗国,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任命阿塞拜疆数学家纳西尔丁·图西为首相。纳西尔丁·图西于1248年根据当时流行的各种译本,重新修订了《几何原本》,分大版、小版两种。小版流传很广,至今在欧洲一些地方的图书馆里还能见到。
1606年,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徐光启共同译完了《几何原本》前6卷,这是这本著作的首部中文版,之后,徐光启说:“意方锐,欲竟之”,利玛窦不同意,说:“止,请先传此,使同志者习之,果以为用也,而后徐计其余”意思就是徐光启想一鼓作气,接着往下译,争取在年内译完后九卷,但利玛窦却主张先将前六卷刻印出版,听听反映再说。
就在他们想继续把《几何原本》的后9卷翻译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徐光启的父亲不幸去世了,他不得不开始忙于一系列繁杂的丧事。丧事差不多了,到了8月初,徐光启请了假,便扶柩回了上海。这一去就是三年。
此时利玛窦一直在北京,中间的确为《几何原本》的事情他们曾经联系过一次,但那次主要是让徐光启想办法在南方刊印。此后,他们再没联系。三年后,即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去世了。而徐光启到了12月15日才回到北京。此时利玛窦已于11月1日下葬。所以他们从1607年8月之后,再也未曾谋过面。
虽然仅仅是残本,但是这部中文版却对几何学在东方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此版奠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本术语,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等,后来,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皆使用中国译法。
徐光启本人对《几何原本》十分推崇,也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学习此书可使人“心思细密”,他在《几何原本杂议》中说:“人具上资而意理疏莽,即上资无用;人具中材而心思缜密,即中材有用;能通几何之学,缜密甚矣,故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者,是或其所由之道也。”
直到两百多年后的1857年,后9卷中文版才由英国人伟烈亚力和李善兰共同译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9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