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
墓园介绍
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中规模最宏大的。坟园形制与万贵妃墓基本相同,但多一重外罗城。整个基址大部分尚有遗存,外罗城后部及内城东西墙保存较好。坟园南北通长287米、东西宽218米。二重门。外罗城周长812米。陵园的外墙;下方是古砖;上面是鹅卵石。
外罗城基部宽1.60米;上宽0.6米;残高1.90米;以卵石加灰泥砌,内外墙皮涂灰泥。门道仅存铺地条石。内城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93米。城墙高4.10米、厚约1米。基部砌山石,其上砌大城砖,高1.70-3米,上部砌卵石,但每隔0.45-0.55米便砌砖一层。
重门宽2.40米。门内左右两侧各有长方形基址一处,残留部分柱础石,面阔三间,长13.40米、进深7.3米,可能为神厨、神库遗址。内城里又有一个二道院,以殿门、享殿、左右庑组成。殿门面阔三间,东西两侧保留有柱础石,长18.65米、宽8.70米。享殿基址上堆满碎砖石瓦块,仅存个别柱础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基址长32米、宽18.50米。
殿前接有月台,长16.70米、宽6.5米。左右庑各三间,柱础石残存较多,基址长15.40米、宽6.40米。坟园后部围绕坟墓半圆形围墙一周,类似宝城。前面碑碣仅存碑座为1.60米、宽0.72米、高0.91米。前后上部雕龙凤戏珠纹,下部为海水江崖和云纹;两侧一为龙戏珠,一为凤戏珠。碑座后为一石供案,长2.50米、宽1.34米,束腰形;雕仰覆莲纹,上部为串枝莲纹,台面周有栏框,内雕卷草纹,纹饰流畅精美。
其后为坟堆,残高约3米、直径11米。在享殿的遗迹处还有很多琉璃瓦的碎片,还有一个类似于碑亭矮墙边缘的石构件。坟冢依然还在,前面还存有一个供桌,和一个方碑座。其他再也没有什么了,整个大坟圈里显得空空荡荡。据当地老人讲,郑贵妃墓解放前曾被盗掘,在墓的后部打一盗洞直通地宫券顶,60年代时还有人进入墓内,据说仅剩有石供器。
墓主介绍
郑氏(1565~1630),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贵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万历十年三月选美入宫的“九嫔”之一,专宠。初封淑嫔,后晋德妃、贵妃、皇贵妃,明朝著名的“争国本”“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与她有关。崇祯三年薨,谥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神宗四妃墓旁;崇祯十七年秋,南明安宗追尊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生皇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四子沅怀王朱常治、次女云和公主朱轩姝、七女寿宁公主朱轩媁。
她是神宗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神宗死时遗诏还要将她封为皇后。未及行。她死后得以葬在天寿山帝陵区域内,且陵墓规制宏大,地面建筑之多,远远超过其他陪葬墓,完全是由于后世子孙对神宗遗言的尊重。
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监墓。
分别是:东井、西井:一说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明成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顺贤妃喻氏的陪葬墓。
万娘坟:即“万贵妃墓”,葬明宪宗皇贵妃万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葬明世宗的皇贵妃沈氏、文贵妃、卢靖妃。
世宗贤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郑贤妃、皇贵妃阎氏、皇贵妃王氏、周贵妃、杨荣妃、马贞
妃、哀冲太子、庄敬太子。
郑贵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郑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顺妃、周端妃、刘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