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中国复姓为什么越来越少

中国复姓为什么越来越少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很多武侠小说作品中,角色的姓氏都是相当独特的,比如有些文艺范的姓氏“梅”,“苏”,“楚”,还有些复姓“西门”,“南宫”,“令狐”,“轩辕”。

这是为啥?其实稍微有点文学赏识能力的人都知道,是为了给角色增彩,从小到大大家做了这么多语文卷子,在文学鉴赏里面有这么一句“角色特点鲜明”,“独特性”也是“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用平时少见的姓氏,容易加深读者印象。

当然,这也不是中国独特的现象,欧洲,日本也一样。我不拿别的,就拿《名侦探柯南》来说,这里面“江户川”,“服部”,“毛利”,在日本都不是什么常见姓氏,另一部推理动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也一样,金田一是极少见的北海道原住民姓氏(当然,这个角色是根据横沟正史笔下的金田一耕住塑造的)。

全世界都差不多,但是,咱们中国作品笔下都是汉姓,那汉姓中的“复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汉姓中的复姓来源是很多的,有的来自官职(司马,太史),有的来自居住地(东郭,南郭),有的则是封地(令狐、羊舌、段干)……

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复姓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少数民族改姓。

从古代开始,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就是你来我往,当然,因为汉族有极强的体量和文化优势,总体是周边部族不断被汉化,所以有些姓氏就来自少数民族,比如单于(古匈奴)、叱干(鲜卑古姓)。

也正是这种原因,中国历史有一个时期复姓名人极多——隋唐。

脱胎于北朝的隋唐时期,相当多的重臣有鲜卑色彩,有独孤,尉迟,宇文,长孙等一堆复姓。

这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宋朝也有些复姓名人,比如呼延赞,万俟卨(姓氏读mo qi)。

但总体来说,复姓越来越少,我国现存的复姓只剩下81个了,而且都是双字复姓。

有些人可能想问:难道还有三字的复姓吗?

古代还真有,对了,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是汉姓,不包括原始的少数民族姓氏。如西野建,东关正,都是古代汉族的复姓,不过很早就消亡了。

那,复姓为什么越来越少呢?其实一直以来复姓就比单姓要少的,而且根据姓氏发展的规矩,人数少的小姓是会渐渐消亡的,但复姓因为一些特殊性,确实消亡速度加快了。

首先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其实啊,如果正常发展,很多鲜卑姓氏也会成为汉姓复姓的(少数民族姓氏完颜现在可以理解为汉姓了),但孝文帝改成了单姓,连皇姓都由拓跋换成了元,上百个复姓变成了单姓。

后来,到了隋唐,这时期复姓的很多是大族,一旦牵扯上政治,那经常就是抄家灭门,那复姓基本就是灭一个少一个。

而到了明朝,复姓再次受到打击,明朝自北宋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汉族政权的大一统,朱元璋下令“去胡化”,饮食,服饰,民俗都要改,姓氏也不例外。

其实朱元璋是针对蒙古式姓名的,但这个执行下来,那谁说的清楚哪个是汉姓哪个是胡姓,很多不常见的复姓也被拆了。老百姓如此,怕受牵连,就把自己用的复姓给改了。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就发现“复姓至我朝则益少矣”的奇怪现象,这就是朱元璋干的,他下令“去胡姓”,呼延、乞伏、完颜等古老的鲜卑、女真姓氏改为单姓(呼、乞、颜),王世贞出于好奇编写了一本《明缙绅奇姓》(《皇明奇事述》卷四“明缙绅奇姓”),他认为复姓少的原因是大家出于方便,去繁化简。

根据顾炎武的考察,这其实就是明初改胡姓造成的现象。明初这一波啊,虽然古代胡姓去了不少,但一些汉姓也受池鱼之灾,公孙、叔孙、长孙、王孙这种先秦两汉很常见的复姓也都被改了,只有极少数漏网之鱼,顾炎武批评为“氏族之紊,莫甚于此”。

当然,除了官方行动为,民间也确实有自发“改复为单”的现象。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中就说到:“…顺应时宜。外来成分在长期定居之后,开始感到他们在社会上受到排斥,因为他们保留着原先部落的多音节的名称。于是要求同化的欲望变得很强烈,结果一些多音节的姓氏变成了单音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