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今湖北仙桃市)皮影戏,俗称皮影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是江汉平原众多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仙桃市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的皮影艺术之乡。
沔阳皮影戏是由沔阳渔鼓(湖北渔鼓之前身)行腔与方言道白及皮影戏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沔阳民间流传“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的歌谣,足见皮影戏的魅力。
流行于江汉平原的皮影戏最初从北方传入,其皮影比北方的稍长一些。皮影戏唱腔分两类:一种是郑场、毛嘴、三伏潭、剅河和潜江一带的歌腔皮影戏;一种流行仙桃全境的渔鼓(称为筒子腔)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门派众多,演唱风格也各有不同,早期多穿行于村野、集镇、茶社、酒楼之间。因流行地域不同,沔阳皮影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艺人们习惯上称歌腔皮影为上路子皮影,称渔鼓皮影为下路子皮影(以汉水上下游为序)。地处上下路皮影戏之间的沔城、郭河、张沟、杨林尾、彭场一带的皮影戏,称之为中路子皮影。
上路子腔借鉴当地传统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诠释了沔阳皮影的海纳百川,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皮影艺术起源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到公元960年的北宋初年,京城汴梁的“酒肆”中已专有影戏演出。在元朝时,影戏随军传到南亚一带,十七世纪传到欧洲各国,被誉为“电影始祖”,清代曾是影戏的极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沔阳皮影曾出现“五里三台戏”的盛况。然而十年文革的破坏,皮影剧本及相关物品、资料被焚毁,艺术传承出现断层现象。沔阳皮影在元、明时期因唱腔以汉腔、楚腔、秦腔和川腔为主,也含有荆楚民间小调,故被称为弹戏皮影。
据《沔阳县志》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又据沔阳傅氏宗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沔阳人户部尚书傅颐因病,回家祭祖,命道官发银五十两,唱皮影戏三昼夜,可知当时皮影已传至荆楚各地。至明末清初,沔阳、潜江一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子表演、词格及筒子腔、歌腔等唱腔。
据《沔阳县志》等资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沔南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因家乡十年九水,流落他乡,沿门苦唱乞讨不得温饱,最先引进皮影戏。皮氏兄弟起初用布鞋壳,仿外地皮影模样剪成人影子,用灯光照映白布,操作影人表演,以沔阳渔鼓调行腔(称为“筒子腔”),用沔阳方言道白演唱,初步形成沔阳皮影的地方特色(称为“沔阳皮影子”),以此招徕观众,维持全家生计,名噪一时。皮氏兄弟使渔鼓与皮影合流的这一创举,轰动四方乡里,人们争看稀奇。
道光年间,渔鼓艺人张洪显、刘泡在皮氏兄弟影响下,相继演唱筒子腔皮影子,亦驰名沔阳。咸丰年间,皮氏传人陈大焕、陈大海尝试用白纸壳和皮革剪成影像,涂上颜色,使黑白影子变成彩色影子,日渐盛行。同治年间,沔阳皮影艺人大增,成立了皮影行会,公推李坤能为会长,继而又发展到应城一带。沔阳渔鼓皮影艺人一致公认皮氏兄弟为沔阳皮影戏一世祖师,同时也和民间戏班一样,尊崇"老郎王戏神",设牌位祭拜。
清末至民国时期,皮影艺人自立班社,收徒传艺,在农村集镇、茶馆酒楼演唱皮影戏。1933年冬,以长埫口陈幺、龚本槐为首,在应城“万历记”茶馆成立了沔阳下路渔鼓皮影行会,郑场陈国壮、伍明奎子成立了沔阳上路渔鼓皮影行会。至此,沔阳皮影戏才正式定型。从皮氏兄弟独创沔阳皮影子,到沔阳渔鼓皮影戏的形成,历近二百多年历史。
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艺人们使它们的每个关节都能活动,安上操作杆,在薄布做成的银幕后面,由艺人操作表演,配以各种类型的道具、布景,通过灯光将影象在银幕上显映出来,色彩绚丽,如同电影一般。
沔阳皮影戏的唱词都是从群众口法、歇后语、比喻语中提炼出来的,幽默风趣,观众感到格外亲切!据传,沔阳(含洪湖全境及监利、潜江、天门、汉川部分地区)渔鼓初期要流行于汉江沿岸区域,后逐渐遍及全沔阳州,大约形成于清代嘉庆初年。开始,演唱渔鼓无职业艺人,只是被“十年九水”外出逃荒的沔阳灾民作为沿门叫化的一种演唱形式。
清代道光年间,沔阳渔鼓演唱者中有张洪显、皮思金、皮思银、刘泡四人,被称为沔阳渔鼓的“三根半筒子”(刘的技艺稍逊,故为“半根筒子”),他们是沔阳渔早期职业艺人。最先用渔鼓演唱皮影戏,博得观众欢迎和喜爱,也景早在一河(东荆河)之隔的沔阳城关的茶馆酒楼演唱渔鼓皮影戏,并逐渐传播到各城,所以后来江汉平原的皮影艺人都敬皮氏兄弟为沔阳渔鼓皮影戏的创始人与“祖师”,同时也和民间戏班一样,尊崇"老郎王戏神",设牌位祭拜。
皮氏的徒子徒孙中,咸丰年间有沔中人陈大焕、陈大海等;同治年间有沔中人杨雨子、李坤能(李被推选为沔阳皮影公会会长);光绪年间有沔中人陈焕玉、李长恒等。迨至清未(约1900年左右),沔阳渔鼓腔与皮影戏二者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甚至取代了部分地我的歌腔皮影戏。
沔城,由于直接受皮氏兄弟及其传徒的演唱技艺与风格的影响,成为渔鼓皮影戏的大本营和一个重要分支,习传至今,是中路子皮影的杰出代表。
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汨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汉人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