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
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王守仁的主张为其学生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形成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著名流派——阳明学派。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其中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王守仁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理学”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响,堪称学界巨擘。
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他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守仁才高学邃,在哲学上曾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开创了著名的“姚江学派”。其“心学”学说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阳明学说在海外、特别是对日本明治维新发生过作用,对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影响也很大。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并无具体的师承关系,但从学术渊源上看是直接继承了孟轲和陆九渊思想的。正如《明史·本传》中所说的一样:“守仁言致知,出《大学》,良知出《孟子》。”
王阳明学术思想理论基础的“致良知”学说,是把孟子的“良知”说拿过来而加以发挥的。他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的这些话与孟子所说的如出一辙。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王阳明作出了别开生面的论断: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一涉拘执比拟,则反为所缚,虽或特见妙诣开发之益,一时不无,而意必之见,流注潜伏,盖有反为良知之障蔽,而不自知觉者矣。
王阳明的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人们破除片面迷信儒家经典,使思想有所解放,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与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可谓异曲同工,一脉相通。
在宋代诸儒中,王阳明是最为推崇陆九渊的。他说:“象山之学,简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说,虽亦未免沿袭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断非余子所及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五)
实际上王阳明学术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如“心即理”、“发明本心”、“求诸心”、“学是去人欲,存天理”、“六经皆吾心之记籍”等,都是从陆九渊那里来的。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陆九渊的“心学”,以对抗程朱学派的“理学”,具有反教条、反传统的意义。他之所以一反“是朱非陆”的旧传统,并以巨大的勇气在《答徐成之》的信中宣称:“欲冒天下之讥,以为象山一暴其说,虽以此得罪无恨。”而为陆九渊翻案,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的学术思想争取历史地位。
所以,学术史上把陆九渊和王阳明合称为陆王学派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说明了两者在学术渊源上的密切关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