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中国的贵族精神是什么

中国的贵族精神是什么



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中国一直存在贵族及具有贵族精神的人,那就是君子。

君子的形态又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周代,君子是等级制意义上的,与欧洲的贵族相当。周代与欧洲10到15世纪之间的治理模式是相同的,即封建。分散的、大大小小的共同体的首领是贵族,也即君子。周代君子与欧洲贵族都是武士,崇尚荣誉。

孔子时代,封建制解体,原来的君子群体也败坏了,社会趋向平民化。孔子的工作就是在平民化社会中重建君子群体。孔门弟子绝大多数是平民,孔子希望将其养成君子。《论语》就是君子养成教本,而孔子创立的儒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君子养成之学。

孔子所缔造的这个新兴君子群体不再是等级制意义上的,而是德行意义上的。君子原来出身高贵,现在则是平民中的卓越者。

宋明以来,这种君子精神继续下移,形成明清时代基层社会的“绅士”。晚清,君子精神伴随着现代工商业发展,又生发出“绅商”。

秦汉以来社会治理之主体与文明之支柱:儒家养成之士君子群体。这个群体每代都有杰出者,如《史记·儒林列传》所记秦汉之际反抗专制的儒生,汉晋时代持家极严、面对皇权也保持尊严的士族;宋代社会之自由气氛,也是由儒家士人创造和维系的。到现代,儒家精神同样养成一批批仁人志士,推动中国社会之现代转型。

是的,中国有一个源远流长的君子传统,在短暂的中断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君子传统又开始复苏。这些新兴君子包括关心公共事务的企业家、社会活动人士等。正是这个群体创造和维持了市场秩序、社会之自我治理与民间文化的空前繁荣。如果人们期望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那么君子群体的重生就是前提。没有一个分布在社会各层面、各角落的君子群体,就没有社会自我治理,不可能有平稳的制度转型和理性的政治。

君子合群,但不结党营私(君子群而不党);君子能与不同意见的人和谐相处,不强求别人与己同调,就如和谐乐章乃五音谱就,独调不成乐(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有三个金标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可见君子不仅仅是德行意义上的,还有知识和实务方面的要求。简单说,就是有爱心、有专业知识、勤勉肯干的专业人士,这是孔子心目中的精英形象,这样的人,必将有益于社会:“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人人都说好、谁也不得罪的,孔子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603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