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岭南文化有哪些

岭南文化有哪些



岭南文化,是指中国岭南地区文化,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从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广东文化又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凉文化,尤其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构成了岭南汉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多方面,岭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近代岭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岭南文化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岭南文化吸取由中原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诞生了陈献章、湛若水等儒学大家,开创了明代心学先河;诗人张九龄、屈大均享誉全国;惠能创中国化佛教——禅宗南派,影响全国以至世界;清代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国与世界贸易、文化交流的唯一窗口,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东方文明;近代,岭南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孕育出以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的一代先进人物[6]。岭南的文学、岭南画派、粤剧等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电影最先从岭南传入,岭南教育近代更领教育革命之先。

民系文化

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是指广东省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具体范围包括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及其周边的粤西、粤北部分地区。广府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广绣”、“广彩”、“广雕”、“广式家具”、“广珐琅”等。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代表建筑有镬耳屋、岭南园林,清末在广州的西关地区形成了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这些均开了南国建筑风气之先河。广东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风格独特,技法纷呈,求新求变。

广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红木家具、积金彩瓷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画、剪纸、金银铜锡箔、染色纸、狮头、彩扎灯色;新会葵扇;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砖雕等,其中以端砚、粤绣、雕刻、陶瓷最具特色。开放、务实、善变是广府文化的主要特征。开放是民系环境的特征,务实是民系的本质特征,善变是民系的表现特征。

潮汕文化

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为中心)的潮汕人所创造的文化即为"潮汕文化",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潮汕文化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其中,语言是最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一种。因而,通常把潮汕文化理解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个文化共同体。潮州文化具有民间性、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等特点,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在自成体系之后,由于潮汕人的迁徙,潮汕文化向海外传播,同时吸收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断发展。

潮汕方言,即潮汕话,又称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潮汕地区民间艺术包括潮剧、英歌舞、灯谜、剪纸、版画、龙凤舞、双鹅舞、纸影(即潮汕木偶戏)等。潮汕工艺美术包括木雕、石雕、美术陶瓷等。其中潮安县金砂乡从熙公祠的石雕精雕细刻的潮汕文化,堪称潮汕地区石雕的瑰宝。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现,明、清两代更趋成熟。潮绣讲究构图均称,色彩浓烈,富丽堂皇,针法千变万化。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在潮阳,这种集居式住宅称为“图库”。潮汕祠堂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此外潮汕土楼也颇具特色。潮汕善堂是最具潮汕人文色彩的代表,它是一种带有民间信仰性质的慈善机构。在这种善堂文化的熏陶下,潮汕人都乐于做慈善事业。

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骄傲的地方。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另外较有特色的还有“人节”食七样羹,澄海赛大猪,盐灶拖神等等习俗。潮汕菜源于潮汕地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潮汕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潮汕小吃,品种繁多,香味可口。信手拈来就有西天巷蚝烙、贡咕鹅肉、老姐猪脚饭、老妈宫粽球、朥糕,以及各类粿品、甜品。潮汕功夫茶,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中国茶道形式。

客家文化

广东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龙岗等地。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章太炎对客家语言系统作过一番研究工作,他选取了63条客家话词语,用《说文》、《尔雅》、《方言》、《礼记》、《毛诗》、《战国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证,说明客家方言的词汇与古汉语同源,客家话保留了部分中州音韵。

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的一朵奇葩,伴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徙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历经千年传承、兴盛不衰,广泛流传于广东省梅州、惠州、韶关、河源等14个客家方言地区,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群众基础。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抒发情怀的特有表现形式,蕴含中华民族优秀民歌精髓和独特艺术风格与魅力,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

客家祭祀,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关于“二次葬”的来历,《广东民俗大典》记载,这和客家人长期颠沛流离的迁居生活有关。客家人为生活所迫,不停迁居,最害怕的是不能对先人继续供奉礼拜,所以在迁居时,会把先人骨骸起出,随身带走,到新环境里安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次葬”的习俗。

而本为中原居民的客家人,也一直传承着这个千年的古老葬俗。据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五《地理风俗篇》记载:早在明代“二次葬”在惠州府属各县就很盛行。至现代,闽粤台三地的闽南、客家、广府人还保留有这种捡骨葬的风俗。近年来,火葬普遍推行,这种陋习已大为减少,在死者尸体焚化后,保留部分骨灰并择日选地,采用筑坟树碑、放进壁穴或抛入大海等处置方式,称墓葬、树葬、壁葬、海葬等。

客家围屋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完全依照"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的古制"六礼"。

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

在祖国博大精湛的茶艺中,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即是雷州民系、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又称雷文化,范围包括现今广东省西南地区雷州半岛上的雷州市、徐闻县、遂溪县、湛江市。地方特色文化有雷祖祠、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州歌、姑娘歌、雷剧、雷州石狗、傩舞、雷州换鼓、雷州陶瓷。雷州半岛的历史人物有陈文玉、白玉蟾、鄚玖、陈瑸、陈昌齐、乌石二、陈乔森、李晋熙、蔡忠、李浴日等。

高凉文化

高凉文化,即高阳民系的文化,范围包括现今广东粤西地区的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以高州话、吴川话和阳江话为代表方言,地方特色文化有冼夫人崇拜、冼太庙、铜鼓、年例、高州角雕、阳江风筝、阳江漆画、阳江奇石、根雕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578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