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板腔体的戏曲特征

板腔体的戏曲特征



提高戏曲板腔体的戏剧性,就是要求戏曲的声腔能表现复杂多变的人物情感,而为适应这个要求,中国戏曲首先由音曲体走上了曲牌联套体声腔的道路。所谓联套体声腔,即将大量不同节奏、不同情绪色彩的曲调吸纳为声腔,以展示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形成的多变的心理活动。在中国戏曲初、中级阶段形成的元杂剧走的是这条道路。

全盛的时期是昆曲,将曲牌联套体声腔发展到了无所不备的顶峰。二是走板腔体声腔的道路。明末清初,地方戏曲剧种蓬勃兴起。

它们虽然是在大量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大部分闲置不用,只将其中表现力强、旋律扩展能力大的个别曲调,通过节奏变化的方法,衍变、派生出一系列不同节奏的板式,以满足声腔的需要。皮黄戏曲、梆子腔、秦腔等剧种都属于此类声腔。这里以[二黄]为例来进行说明。

二黄的母体是来自鄂东一带的“薅秧歌”,属于山田歌中的一个部分。它的基础是一个上下对仗句式的简单结构,在流传过程中,农民渔妇在用它叙事抒情时,常常把它的节奏或拆散拉长,或紧缩加快,以抒发各种不同的情愫。

因此,这个民歌在形成过程中本身就具备了表达不同情感的能力。当将它作为声腔用入楚调(汉剧的前身)后,当时的艺人没有让它走元杂剧时期就形成的联套体声腔的老路,而是发挥这个民歌自身的特点,在抒发情感时,将旋律节奏延伸扩展;在进行叙事时则将旋律节奏紧缩简化,使之形成各种不同节奏的板式,满足表达人物情感的需要。

这种在民歌基础上形成的板腔体声腔,使声腔的风格特色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使演员容易掌握,观众也易于记忆,因此很快就形成了广泛的观众群体,使板腔体声腔广泛流传,牢实的扎下根来。

当代发展

当代,也涌现了一批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板腔体声腔的戏曲剧种,东北吉剧、龙江剧就是在二人转等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板腔体声腔剧种。

二人转是边唱边表演的艺术形式,在东北很受观众欢迎,观众的要求促使这种表演形式试图去表演情节完整的大型剧目。

但是,当用这些原始形态的歌曲去表现多变的人物情感和复杂的情节时,就会发现原有的声腔结构形态满足不了表现复杂的社会内容和各种不同人物情感的需要,要提高它们的适应能力和表现水平而又不改变原有的、深受群众欢迎的音乐风格,就只能在原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去进行扩展,那么就必然走上板腔体声腔的道路。

这批在民歌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剧种,几乎在人们不察觉的情况下就过渡到了板腔体声腔,这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工作者从一开始就自觉的运用板腔体声腔理论知识,直接将观众熟悉,喜爱的民歌扩展成板腔体声腔,大大缩短了由单曲体声腔演变为板腔体声腔的发展周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