蔄,姓,聚居于山东省威海文登区埠口镇嶅山村,不足千人,后陆续迁出,在七台河市以及承德市都有较多蔄姓聚居,加之其他散户,约三千人;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已有简化字“?”,编号为6791,此字在日常使用中常通假为“苘”字,此姓者身份证都也修改成简体字。
由于蔄姓的特殊性和蔄氏族人较为鲜见,使我从小对蔄姓和蔄氏祖居地充满了好奇和憧憬,而后来几乎从事了一生的史志专业,让我对蔄氏家族的了解和编纂家谱萌生了强烈的使命感。然而,由于蔄氏家族历史奇特而又悠久,人员分布极为广泛,加之我本身工作也十分繁忙,这项工作一直未能顺利进行。
蔄姓为造字作姓,少有字典刊登,就连《百家姓》中都没有此字。读高中时,我才知道蔄字能够在《康熙字典》里查到。这部编自清初、解放后有少许印刷的辞典,是通常人难能得到的。但我由此得出判断,蔄字不仅存在,而且在清代就有。
后来,我随辽宁省市、县参观团前往文登考察工作时,特意到老家嶅山,并得到祖传《蔄氏家谱》。家谱开篇写道:“蔄氏一族于明洪武二年从云南迁至文登嶅山”。这就又把蔄姓来源追溯至元明以前。而后又查到宋代的《广韵》、唐朝的《唐韵》刊载蔄字,又把蔄姓追溯自隋唐以前。蔄字后又见自于三国时代的《埤仓》。
这部由魏国大学士张揖编写的辞书这样记述:“蔄,姓也”。而遍查我国东汉以前各种辞书,都没有关于蔄字的记载,从而把蔄字的产生确定在“三国”前的东汉时期。可以说蔄姓产生自东汉,蔄氏家族是一个主要以辞书谱谍维系传承、繁衍发展起来的氏族,从汉至今已跨越近二千年。蔄姓是一个十分古老、奇特而又充满睿智的姓氏。
蔄氏家族世代相传,“蔄”字是蔄氏先人为躲避官府追查而造。如今,由于蔄氏先人造字作姓刻意隐藏,造字人的身份已无从查考。但从蔄氏口口相传的族史中,以及“蔄”字产生的时间和文字结构来分析,“蔄”字应为东汉末年政权更替期间的士大夫所造。
其一,造字作姓应为有较深文化造诣的官宦阶层。古代平民百姓多不识字,造字更不可能,即使是个别乡绅雅士遇有灾难而隐名埋姓,也不能造字作姓。其二,造字作姓,需要在辞典刊登以前的一个时期出现。
造字开始时人数不会很多,寥寥几人的姓氏是不会被朝廷认可、并被收录编纂在典籍中的。而只会在延续一定时期后、氏族发展到一定规模才会被辞书收录。“蔄”字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明帝太和年间出版的《埤仓》一书。
据此可以推断,造出蔄字作姓的时间应该在三国以前的东汉末年。其三,蔄氏先人造字为姓,不应是非局部的或临时性的产物,而应是在国家政局激烈动荡的年代产生的。《埤仓》收录“蔄”字的数十年前,恰是群雄逐鹿、狼烟烽起的东汉末年。
从种种迹象看,造字作姓的蔄氏先人很可能是那些王朝覆灭后的东汉皇室成员或权贵人士,他们在朝代更迭后只能更名改姓、潜入民间,进而繁衍生存延续下来。
解析所造“蔄”字,上面为草字头,表明自己成为“草民”中的一员,而“草民”恰是朝廷权贵对黎民百姓蔑称的习惯用语。此时的民间也正是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最好所在。“蔄”字的下面由“门”和“口”组成,口为人口,门为门路。
框架结构设置独特、精当,充满睿智,意喻隐藏在民间的家人,定会门路畅通,人丁安康。而标音“慢”字,意喻更名改姓后更需行事谨慎,韬光养晦,进而假以时日,图谋大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