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华阴老腔的表演特点

华阴老腔的表演特点



老腔实在是一种很小的戏种,是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的戏曲剧种。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指挥皮影)、副签手、前首(主唱)、后台、板胡。但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只不过,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

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大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也被请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

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市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该音乐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

这些戏本几乎全是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唐宋故事。翻开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笔竖排记载下的一段段唱词。剧本大多由清朝流传至今,随着年代的久远,纸质已开始发黄变脆,好在艺人们早已对唱词铭刻于心,平时剧本几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展示一下。

表演

华阴老腔原本是与当地皮影戏为一体的。5人班底,一边操持着皮影,一边吼着、奏着。不过,这一形式在当地也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喜欢。作为当地文化干部的党安华于2001年从上戏导演进修班毕业回家后,发现了这门古老而新鲜的艺术,并把它推向舞台。

老腔是当地大户张家的家族戏,13位农民演员几乎全都姓张,而且传男不传女。起初,他们不愿意“与时俱进”。后来,发现5人演戏,只有2名观众,其中一人还是监工的,加上党安华的劝说,就于2003年排演了一出《古韵乡趣》。

其中,把皮影与音乐剥离,同时,加入了手持纺锤的女性角色,展现生活风貌,以及挂着烟袋敲击木头等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表演成分。这就是昨晚这台演出的雏形。昨晚演出中,还有一段没有幕布的皮影戏表演,让观众了解到幕后乾坤,也令人大开眼界。

2016年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名家

老腔艺人王振中,人称“白毛”。他生来眉发如雪,对老腔有着出奇的领悟力。华阴人大都只知“白毛”而不知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不忌讳,还以“白毛”自居。“白毛”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白毛”年逾70,说起老腔就激动。王老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改革,丰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

1993年,张艺谋拍摄影片《活着》,王振中成为剧中老腔的演唱者,随着这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的获奖,慷慨激昂的老腔曲调也因而走向世界。

从那以后,经常会有省外甚至国外的人,专程来到华阴市老腔艺人的家中,欣赏和了解老腔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在王老先生的家中有大量的手写曲谱,其中不乏有几十年历史的手写稿,很多曲子都是他自己创造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396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