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诣阙上诉的内容

诣阙上诉的内容



由于诣阙上诉包括各色人等,所以其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可以说无所不有,涉及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地方利益、国家利益,反映着社会现实的复杂与光怪陆离。在此,介绍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政治问题和政治斗争

向朝廷报告谋反等紧急绝密情报,是最重要的政治问题。针对宰相等大臣,事关国家大事和政策变更。南宋时,还有直接要求诛杀宰相的诉求,最激烈的请愿是靖康年间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运动。

2.控告地方官的不法行为

许多民众、官吏之所以诣阙上诉,就是因为所控告的对象是地方长官,必须直达朝廷才可能有效。宋太宗时,知辰州董继业,由于贩卖私盐并强行高价摊派与百姓,遭到投诉后被免职,咸平年间,武将张思钧自恃平贼有功,颇为骄恣。曾向巴西尉傅翱索求一匹骏马,遭到拒绝后便公报私仇,竟然寻机将其斩首,傅翱家人即诣阙诉冤,朝廷于是召张思钧付御史台鞫治,“罪当斩,特贷死,削籍,流封州。”冤情得以伸张。

地方官执行朝廷政策过程中出现误差,也是越诉上访的内容,而且由于事关一方民众,往往是群体事件。

3.经济问题

赋税以及财产,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地方官和朝廷的利益,自然常常发生冲突,需要皇帝出面亲自裁决、调节。

4.司法问题

就个人上访而言,因地方司法判决不公而受到冤屈是最主要的原因。

另一种情况是为遭诬陷的清官请愿,维护爱民的地方官,实质上就是维护百姓的利益。

5.文化问题

对文化方面的越诉请愿,集中在科举和宗教、意识形态问题上。落榜生为另寻出路,不惜谎报情况:景德元年(1004),开封府落解士人百余击登闻鼓,“自陈素习武艺,愿备军前役使。”宋真宗遂将其召来面试,“能挽弓者才三人,各赐缗钱,令赴天雄指使。”满足了其愿望。

僧人宗教方面的请愿,只是为了佛教发展。乾德四年(966),僧行劝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诣阙上言,“愿至西域求佛书”,朝廷予以批准。淳化中,婺州开元寺为新建大藏经楼,僧人“相率诣阙击登闻?,求方借版摹印真文。奏牍上闻,帝俞其请。”如此虚张声势,不过是向朝廷借用大藏经印版而已。

意识形态方面,主要有禁书与异端著作之争。

6.军事问题

宋代边患频繁,沿边民众由于切身利益,对边防军事多有关注。基层瞒报军情,来自百姓的报告才使皇帝得到边防真实战况。庆历元年(1041),位于河东边防前线的麟、府州民吏及僧道“诣阙,请益兵以御西贼。”宋仁宗予以接见并慰劳。

7.家庭私事

一人一家的私事、小事,也常常闹到朝廷。如个人家庭财产的处置,有时需要朝廷的支持。

家庭私事惊动皇帝,并因为当事人没有及时处理,高级将领受到撤职的处分。一些民间细微私事,甚至也得到皇帝的亲自解决,典型例子是:宋太宗时,开封居民牟晖击登闻鼓,所诉居然是其家奴丢失了他的一头公猪。诏令“赐千钱偿其直。”皇帝对宰相解释说:“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

朝廷对官员一生的评价,事关千秋功过,若家属有异议,常常会上诉。如名声一直不大好的钱惟演死后,太常礼院议定谥为“文墨”,属于恶谥,其子难以接受,“挝登闻鼓上诉。”希望得到更改。

8.诬告

一些别有用心者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冒险向最高统治者诬告,妄图置人于死地。典型案例是:有军校自西山诣阙,诬告当地军政长官郭进,“太祖诘知其情状,谓左右曰:‘彼有过畏罚,故诬进求免尔。’遣使送与进,令杀之。”这类有组织的诬告属于政治斗争。

9.其他

此外,宋代还有许多多是群体性进京上访,如请求地方官连任,请求为地方官树立德政碑,请求皇帝封禅,请求皇帝临幸,州升府谢恩等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347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