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宦沈括一生为官很有政绩,在执政的同时,他对科学技术情有独钟,并颇有成就。权衡两者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历史定位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就是这样一位屈指可数的人物,在宣州这片土地上也曾留下了他的足迹。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勤奋好学,博学善文,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和京城大官。在嘉祐(1056—1063)年间,沈括客居宣州宁国其兄沈披处。后任过宣州监税务。熙宁(1069—1077)年间,先后两次任宣州知州。
可见他的一生中,有十多年的时光是在皖南度过的。他在宣州所做的科学实践活动:即关于修建“圩田”的理论与实践,载入了中国科技史册。
围绕建圩与反建圩,早在唐末就开始了争论。
因为圩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汛期破圩又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为好事有可能变成坏事。
位于皖南青弋江下游的秦家圩(今在芜湖县境内),宋初水毁之后80多年还未修复。
直到嘉祐六年(1061),才派时任宣州宁国令沈披及其弟沈括前往考察修圩事宜。沈氏兄弟精水利,会测算,沈括依据修建“圩田”的理论与实践,针对不赞成修圩者的意见,逐条给予辩驳。
这就是北宋时期传承下来的著名的“圩田五说”。
一说,所谓夏秋之水洪峰泛溢,圩田占位,势必造成破堤成灾。沈括依据绘制的地图知道秦家圩北有丹阳、石臼两湖,沿圩河水又可注入长江,不存在“无广泽所容”。这就是说,建圩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否定。
二说,所谓圩田之后,地貌形态改变,汛期极易导致流水不畅。沈括认为,可以开挖新的河道排水。这就是说,事物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必要时应当采用工程的办法来处理。
三说,所谓“圩水之所处,皆有蛟龙伏其下。”沈括断然否定这类迷信说教。他解释道:圩外大河之水穿堤,天长日久,“其下不得不为渊,渊深而岸废。”这就是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事物内在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蛟龙在作怪。
四说,所谓秦家圩荒废后,来此采茭业渔者已有百余家,一旦圩复,势必造成他们停业或改行,他们起来反抗怎么办。沈括认为这不是不能成立的理由,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承诺他们能过上安居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说,只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他们是会赞成的。
五说,所谓圩之东南滨临大泽,“风水之所排,堤不能久坚也。”沈括分析说,这里有百步缓坡,利用埂外植柳、沿滩种芦的办法,可以缓解风浪对圩堤的冲击。这就是说,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就可增强圩堤的防护能力。
因为论说有理,秦家圩如期按沈括制定的修复方略付诸实施。宋仁宗获悉赐名“万春圩”,这个吉利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沈括随之写成《万春圩图记》。在当时皖南地区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的条件下,一个管理者有如此的统筹兼顾、化解矛盾的胆识,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执政之中的科学思想,就是在今天,还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5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