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中国文化

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是什么



制图六体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它正确的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对中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贾耽、宋代沈括、元代朱思本和明代的罗洪先等古代制图学家的著名地图,都继承了制图六体的原则。

概述

制图六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制图理论,为西晋时裴秀总结前人制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裴秀在地图学上的贡 献,不仅在于他主持编制了地图,更在于他把前人的制图 经验加以总结提高,第一次明确地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绘 制理论。在其《禹贡地域图》序中,他明确地提出六条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

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意义与贡献

裴秀提出的这“制图六体”,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完善的制图理论。除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现代地图学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他几乎全提了出来。因此,人称他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这一理论一直到明清时,都是遵循的。明末,意大利有经纬线的地图传入中国后,中国的绘图方法才开始改变。

制图六体”正是他在亲自实践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前人制图经验而创造性地总结出来的地图绘制理论,他奠定了中国中古时期制图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在世界制图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明确地写下成文的制图规格,而且在他以后,直到利玛窦的世界地图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地图在内容、形式上虽多变化,在制图法的本质上没有很多新的发展,它始终是中国绘制地图的重要方法。

裴秀这一时期的地图,是中国地图史的中坚,迫寻他地图制作的渊源和业迹,基本可以看出明代以前中国制图的发展过程和地图的主要源流。裴秀以前的地图 地图是人类表达地理景观、描述地物空间位置的一种手段,它的实用价值有时是文字效果无法比拟的。因此,华夏初民在后来的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及学会把自己地理活动的范围用符号或图形表示出来,这便成了古典地图。

后世影响

公元三世纪裴秀的制图六体,不仅总结归纳了中国远古以来地图学的丰硕成果,而且推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见解,第一次为中国的地图绘制确立起一套较为严格的科学规范理论体系,使中国的地图绘制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中国的制图业经后各代发展至今,取得了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成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489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