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荣二府为元春省亲一事花费大半年时间建造了大观园,元春回来省亲一次,前后不过只待了七个小时就走了,后来再也没有回来过,大观园冷清了下来。
元春省亲回去之后,想起大观园中的景致,怕她父亲因为她游幸之后就把院子敬谨封锁,不让人进去骚扰,这样院子就荒废了。又想着自己的几个姊妹,都能诗会赋,不如让她们搬进去居住,这样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也就是说,一开始元春就打定的主意,是只让宝钗、黛玉、迎探惜她们姊妹进园去读书写字。
紧接着,元春才想到了宝玉,他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如果不让他进去住,恐怕他会不乐意,如果他一不开心,这不免又让她的母亲王夫人、祖母贾母担心,所以,思来想去,元春决定让宝玉也进园去住。
于是,贾元春就下了这样一道谕旨: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这一道谕旨包含了这样几个人: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一共是6个人。
后来贾政说二月二十二日是个乔迁的好日子,于是一干人就搬进了院子,这时候人数有变化。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紫菱洲,贾探春住了秋爽斋,贾惜春住了暖香坞,李氏住了稻香村,贾宝玉住了怡红院。这里一共是7个人,多了寡妇李纨。
我们知道,李纨是被贾母指定了要带着姑娘们学女红做针线的,她相当于是这一群未出阁的女孩的看护人,所以虽然元妃那道谕旨里没有提她,但她也必须要搬进园子。由于她是寡妇,且膝下一子贾兰尚未成人,自然也会跟她生活在一起。这样算来,大观园里就有了8个人,他们分别是:迎探惜三人,宝黛钗三人,李纨母子二人。
细心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荣宁二府未成家的公子小姐一共就9个人,除了巧姐跟王熙凤外,8个人中有7个人都住进了大观园,偏偏少了1个人,这个人就是贾环!为什么别人都住了进去,偏偏只剩贾环一人呢?难道是不小心漏掉了?贾环没有住进去,其实是有原因的,这就要分析一下贾环比较尴尬的处境了。
首先,元春的本意是要两府未出阁的姑娘们进园子读书,而非公子,贾环不符合条件,首先被排除;其次有人该说了,那贾宝玉怎么就进去了?这是元春另外的心思,她跟宝玉一母所生,毕竟是亲生的弟弟,自幼感情就好,且宝玉自小在姊妹丛中长大,形成了女儿一般的形容性格,且宝玉是王夫人和贾母的心头肉,冷落他反而会让两位长辈伤心;而贾环自幼与赵姨娘生活在一起,不被贾母所喜欢,他与贾母和王夫人都无更多的感情牵连,元春不考虑他在情理之中。由此,也能看出元春对宝玉这个弟弟的偏爱。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贾环之所以不能入住大观园,除了他是男子外,主要是他庶出的身份。我不这么认为,贾探春也是庶出,贾迎春据考证也是庶出,为什么她们就能住进去呢?贾环的身份尴尬不在庶出嫡出,在于他不像宝玉那样是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的,也不像贾兰那么小,且有个寡居的母亲,正好是这群住进大观园的姑娘们的看护人。这样一来,进大观园的两个条件,要么有个寡居的母亲,要么跟姊妹们一起长大,贾环一个都没占上。
再回来看贾元春那道谕旨,里面这样一句话异常醒目,说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仔细想想,贾元春没有成人的兄弟只有宝玉和贾环两人!所谓不比别的兄弟,其实指的就是贾环一人。
不让宝玉进园子,元春怕这个弟弟不高兴,怕王夫人、贾母不高兴,但不让贾环进园子,她难道就没想过贾环不高兴?赵姨娘不高兴?她一定想过,但再一想,他们高兴与否应该都没有关系,但后面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打了元春一巴掌,宝玉和凤姐被贾环和赵姨娘母子暗算造了魔魇,难道这里面就没有赵姨娘因为自己儿子没有被允许住进大观园的怨气。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4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