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神女:相传是赤帝之女名瑶姬,未嫁而卒,葬于湖北云梦巫山之阳,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
传说一(炎帝之女)
未嫁而死
炎帝的女儿瑶姬是姐妹群里最美艳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少年已经踏着七彩祥云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
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姑娘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姑娘终于香消玉殒。
化为瑶草
她的尸身葬在巫咸山南坡,香魂飘到姑瑶山化作芬芳的瑶草。瑶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女子若服食了瑶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漂亮,惹人喜欢。
据说,瑶草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
梦会楚王
千年又千年,时至战国,楚怀王赴湖北云梦泽畋猎,小憩于高唐馆,朦胧中,见一女子袅袅娉娉,款款行来,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楚王见她禀天地阴阳造化之妙,得天独厚,含有天地间一切之美。「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她的相貌容颜,无人能比,「其状峨峨,何可极言」,其状貌之美,已到了无可言谈的地步,惊为天人,爱慕心生,遂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
楚王恍然梦醒,芳影无踪,遗香犹存。王不能忘情于瑶姬,寻至云梦阳台巫山,但见峰峦秀丽,云蒸霞蔚,乡闾相传,此云乃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苍松,美若姣姬。王在巫山临江侧修筑楼阁,号为“朝云”,以示怀念。
岁月悠悠,星移斗转,神女峰默默地面对东逝水,她在想些什么?是否挂念着慈爱的父亲炎帝?是否思想起淘气的小妹女娃?参见《山海经现代版》
原始特征
《高唐赋》中的神女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她自由奔放、大胆追求爱情的举动,所谓“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是未曾受到任何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束缚的人性的直接张扬。神女追求爱情的方式和神奇变化(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充分说明她是一个具有明显原始神话特征的神话式人物,一个地地道道的女神。
以女喻贤人
“宋玉之赋有《高唐》《神女》。小儒俗吏不通天人,罔识神女主山之由,莫察诗人托喻之心,苟见奇异,肆为诙嘲。山灵清严,固不降惩,然不正其义,而欲守土之虔祠,弗可得已。往者常说朝云之事,其必曰王因幸之者,托先王后长子孙之义,以讥楚后王弃先君之宗庙,去故都、远夔、巫,而乐郢、陈,将不保其妻子。使巫山之女为高唐之客,高塘齐地,朝暮云散,失齐之援,见困于秦。至后作《神女赋》,则不及山川,专以女喻贤人。屈子之徒,义各有取,比兴意显。”(清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文卷六《巫山神女庙碑》)
后世评价
巫山神女为五方天帝中南方赤帝之女,在中国历代诗文中,慢慢积淀成为一种排解不开的“巫山神女情结”,诗人的心目中这种情结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自有此情结以后,中国文化中对女性的态度,出了“昵”之外,又增添了一分“敬”。比如,贾宝玉对于女性的态度便是“昵而敬之”。神女的梦幻特点,已经超越了女性的本义。此时,原先描写女性的文本,指向了超女性的涵义:如美好的理想、人生的追求等等。
从屈原的《山鬼》,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到唐朝李白、刘禹锡、元镇、薛涛、李贺、李商隐,宋代陆游、范成大,明清黄辉、张问陶等等。一致认为:古往今来,赞颂神女的诗篇何止干干万万。
在《神女赋》中,神女贞亮清洁,意态高远,以礼自持,凛然难犯。“欢情未接,将辞而去”,楚襄王[11]在梦中的求爱遭到了神女的拒绝。于是襄王“惆怅垂涕,求之至曙。”伤感失意之下泪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在《神女赋》中,神女没有与襄王欢会,因此,楚襄王充其量只是梦见了神女,而无其他关系。此所谓“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巫山神女是我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屈原的《九歌·山鬼》和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中都有描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cnwh/346996.html